前言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素以 “礼仪之邦”著称。孝道是一种被人们推崇与遵循的事亲奉上的传统道德,也始终是华人教育的主要内容。它在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保障作用。
一、孝道的形成与发展
孝道是中国古代人们善待父母长辈、维持社会关系的伦理道德行为,以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尔雅》说: “善事父母曰孝”,《说文解字》解释为:“孝,善事父母者”,可见孝的原始涵义是赡养父母。周朝制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使孝成为一种正式的人伦规范和礼仪制度。春秋战国时,儒家明确提出了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1)
将孝提到很高的地位,成为道德行为的根本。在秦 ( 公元前221年 ) 统一以前,孝已成为当时人们的一种道德观念。
《孝经》是一部孔子阐述儒家孝道的专著,自从在汉代重新面世以后,不仅受到一般社会层面的高度重视,被广泛纳入人民间家训,而且得到各代朝廷的无比青睐,被尊奉为千古圣书。
《孝经》论述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五种不同孝行的要求,称之为 “五孝”。使孝行、孝道、孝治的观念深入于整个社会和政府体制之中。
汉代统治者以孝治天下,做官重视孝廉,推行修养生息政策,形成了社会国家稳固、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随着汉朝四百多年的历史发展,孝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逐渐成为一种民族道德的文化心理。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高宗下令以《道德经》和《孝经》为上经,作为每一位贡举者的必修课。唐代科举考试中童子科规定十岁以下要熟读《孝经》,高度提倡教导孝的文化。
孝文化讲究如何行孝道,并提倡以孝道治理天下,将道德、伦理和政治社会糅合为一体,适应了古代农业经济和宗法家族为基础的社会发展,有利于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孝经》能够长达两千多年盛行不辍,说明它的某些基本精神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人类的共性有重要的契合之处。
传统文化中孝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四书五经》里充满了孝的道理。孔子提出 “孝者仁之本与” (2) ,把孝作为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之首,百行之源,为人之本。主张从以礼治家、孝敬父母开始,最终达到忠孝一体、家国结构的政治目的。历史上的名儒大家,都有关于孝学孝行的论述及实践。
传统典籍中大量的蒙学类书籍,如:《小学》、《三字经》、《弟子规》、《老学究语》、《好人歌》。女德女规之类书籍,有如: 《女论语》、《女训》、《女二十四孝图说》、《女三字经》、《张氏母训》等莫不以大量的篇幅讲述孝道。家训中传播孝文化的历史文献更是不胜枚举,最有代表性的如:《孔子家语》、《颜氏家训》、《庞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孝文化作品构建出中国文化特有的温柔敦厚的群体文化色彩,逐渐深化了人们的孝亲心理意识,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国民心理。
以家庭伦理为核心的儒家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伦理的主导,影响巨大而深远。孝道最大的社会价值,在于它能够通达人性,以德教人,以理晓人,启发心智,起到感化人心,导引人行的作用,成为历代最为优良的教民化俗的教育。
孔子《孝经》 “开宗明义第一”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3)
清楚地表达了他对孝的认识:起初是事奉双亲,后来引申到忠君爱国,最后归结于立身修德。孝道中子女必须善事父母、赡养双亲这一规定,是符合反哺养老的客观需要,反映了人们从小到老的自然规律。孝道的发展增进了人际关系的融洽,加固了社会与家庭的稳定,同时也增强了国家政体的稳固。但是,儒家思想在各朝代统治者的利用和生衍,倡导绝对服从,完全剥夺了人臣,人子的人格。并且封建礼制过分讲究厚葬、久丧,浪费人力、财力。传统社会严密、系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封建的家长制、等级制及男尊女卑的伦理关系,也造成了某些愚忠愚孝。
孝道在中国文化中是一原发性、综合性的观念,它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于 “百善孝为先”的领导地位,被看作 “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4) ,而且还具有祖先崇拜、尊祖敬宗的人文思想意义,具有珍惜生命、延续生命的哲学意义。尊亲敬亲是子女对父母的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体现了人的文明和教养程度,是孝道中比养要求更高的一种孝行。过去孝道是中国社会一切人际关系的精神基础和时间起点,现在也应当是社会风尚和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我们现在讲尊亲敬亲是相互尊重人格、感情,和只偏重角色性、权威性的传统孝道有着根本差异。为人子者不仅要在物质上自愿地赡养父母,对于那些有生活保障的老人,更应注意给予精神上的关爱,这才是发扬新时期孝文化的意义所在。
二、传统家庭的孝道教育
家庭教育随着社会发展、民族习俗不一而且有不同的历史特点,但家庭教育主要是指长辈对晚辈的能力、品德教育。长辈运用家庭教育培养晚辈的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和为人处事原则,达到维系家庭和睦,遵守伦礼规范,奉行养亲孝亲,实现爱国的目的。
“孝道”是中国人最基本的传统道德之一,更是传统家庭教育的首要内容。
“孝”的内涵非常丰富,孟子说:
“孝子知至,莫大乎尊亲,” (5)
孝的第一层意思就是要养亲、敬亲。就是说晚辈要赡养、侍奉老人,尊敬老人。孝亲敬老不仅表现在赡养上,更主要的是在情感上敬重。
第二,对已故父母或祖宗追孝。追孝是对在世父母之孝的延伸和扩大。在古代特别重视对父母的葬礼,要进行隆重的祭祀。这都是孝的表现。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6)
第三,是显亲扬亲、以承父志,进而张扬父母、祖宗的生命。作为子女要继承父母遗志并发扬光大,继往开来,为父母争光。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殁观其行;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 (7)
第四,不使父母担忧。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8) 就是说父母健在时,不能远离父母而使父母担忧。
第五,传宗接代。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9) 做晚辈的有责任将家族的血脉延续下去,因此最大的不孝就是不娶或无子,绝先祖祀,断了香火而不能祭祀。
第六,是全体、贵生。曾子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10) 子女躯体是父母 “遗体”在另一种生命形式上的延续。基于这种生命理论,保全自己的身体也就是保全父母之身体。 孩子有任何的损伤,只能使父母伤心悲疼。父母 “全而生之”,子女应 “全而归之”,成为孝子的孝行之一。
第七,是努力拼搏、光宗耀祖。子女们跻身仕途,努力求取功名,实现父母对儿女的殷切期望,从而为父母,为祖宗争得荣誉。
孝道不仅要求子女对父母尽义务,而且还要求他们要立德,立言,立功,以达到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11) 的目的。由于中国家庭极其重视孝道教育,孝道在中国家庭教育中不断发展、充实、完善,世世代代相袭。
由于我们重视家庭教育,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家庭文化和教育方法,如:
一、教育灌输,把孝道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蒙学教材让儿童从小学习领会孝道,帮人自觉树立孝意识,培养孝习惯。
二、礼仪规范,家长以礼仪制度教化儿女,指导和规范儿女们在衣食住行和日常生活方面的孝行为。
三、民俗倡导,长辈通过率先垂先和榜样的作用,邻里间的口碑,文化典籍的颂扬,使儿女明了社会对尊老养老的要求。
四、编制家训,将名言警句制成家训,作为长辈对晚辈的训诫,制定家法惩戒不孝行为。
五、学制懂法,通过学习管府的典章制度、奖惩办法,使儿女了解管府对孝行的奖惩措施,达到扬善惩恶的目的。
这些经过几千年发展逐步积累起来的教育方法,在家庭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孝道的传承起到了有效的保证作用。长辈通过这些有效方法来塑造晚辈的孝道质量 和孝道德规范。
孝道”作为教廷伦理规范,有维系家人和睦,维持家庭稳定的功能和作用。人们用孝来调节家庭关系,并使之扎根于家庭,风行于社会。
孝道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2) 这种由敬爱自己双亲推广到敬爱所有的长辈的道德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扶困济危、尊老爱幼的民族性和普遍的人道主义精神。
孝道提倡“国之本在家”的思想,将国家的精神命脉系于家庭。讲究 “家齐而后治国。”所谓 “教先从家始”, “家之不行,国难得安”, “正家而天下定矣”, (13)就是说这个道理。
孝道在中国古时社会具有超出家庭伦理的社会政治意义。广泛而深刻的家庭教育使之成为中华民族虽历经劫难仍薪传不熄的道德传统,成为一种高尚的民族精神。
三、现代家庭的孝道教育
随着时代和经济结构的转变,家庭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现代的家庭关系由原来的宗法等级变为人格平等,包括父子与夫妻关系;经济利益由注重家庭利益变为注重小家庭和个人利益;紧密程度由紧密的互相依赖变为较为松散的互助;情感方面由注重身分名节变为注重亲情爱情。传统家庭中过多承担政治、经济功能和社会交往功能大大减弱,而家庭所持有的生理生育功能、生活互助功能、情感慰藉功能、培养教育功能,继续保留和加强。
目前,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由崇尚 “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变为小家庭;人才标准由 “忠孝两全”变为德才兼备;尽孝方式上由惟命是从、昼夜服侍成为互相关心;事业观念由父母在不远游到好男儿志在四方;道德规范也由敬老养老到尊老爱幼,家庭中心由传统的 “尊长”,到现在的 “关心下一代”,人们重视下一代更甚于上一代;传宗接代观也由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到生男生女都一样,都市中的 “两元家庭”和 “单身贵族”也很时尚;孝理念以 “孝敬”取代 “孝顺”,子女在互相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对父母尽孝养之责、表关心之情、倾敬重之心。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家长主义、重男轻女、门第尊卑等旧观念被逐步淡化。
现代家庭中孝道的教育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一、教育灌输依然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但内容在传统孝道之外更趋于多元化,孝意识相对弱化。
二、礼仪规范方面也日益简单化,省去了许多繁琐的孝道礼节。
三、邻里和长辈的榜样作用也呈多元化,口碑也不再每每必孝子。
四、孝行可遵循的制度法规也大大减少,对不孝行为缺少约束制裁。致使一些年轻人不懂得什么是孝敬和如何行孝, “敬权、敬钱、不敬老”的有之, “该养的不养,不该养的乱养”的亦有之。
孝意识、孝观念弱化,孝行为准则缺乏,使我们的家庭关系,社会稳定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希望具备高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人们极为关注老年生活,希望建立起一个理想的老有所养的社会结构。随着治安形势的发展,人们希望公民道德教育从儿童做起。这一切都告诫我们家庭教育至观重要。植根于我们中华民族中的孝文化,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维护人际关系、主张百善孝为先,提倡孝敬父母、敬老养亲,既是人道意识的起点,也是全人类的永恒主题。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认识其深刻的人性和根本精神。
四、发扬孝道现实意义和强化措施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竟争的时代。为促进后代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做人能力的发展和道德质量的提高,家庭教育的责任更大。面对社会的观念弱化,我 们要强化家庭孝理念的教育。
许多不良行为是从小养成的,许多犯罪动机是在个人独处时产生的,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弥合严重的人格缺陷,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使人终生受益。
当一个孩子蒙发出对父母的孝心时,这种孝顺的心态就成为孩子的人格。不言而喻,一个孩子与父母相处的关系,会成为他一生中与别人相处的基础。我们应当继承和弘扬华人历史上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使之成为搞好现代家庭教育的借鉴。
一些社会学家指出,中国和西方的家庭教育理念不同,西方是接力模式,中国是反馈的模式。接力模式是重视父母教育子女,父母把子女养育到成人为止,老人的赡养靠社会和自身,不靠子女。而反馈模式既有接力模式的重视父母养育子女,又重视子女对父母的敬仰和回报。两种模式相比,以中国的反馈模式最优良。接力模式造成老年人的孤独和凄凉,反馈模式使得老年人和青壮年之间互补和相得,乃是一种相仁之道。随着世界范围内社会老龄化的发展,反馈模式更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未来意义。而传统孝文化正是这种区别的思想文化基础。
社会老龄化趋势使我们面临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繁重的养老任务。况且在公共福利事业欠发达,许多老年人还必需依靠晚辈的照顾,老年人更需要的是亲情的慰藉。因此,每一个家庭都必须大力倡导善事父母,赡养双亲的孝道德教育。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也要有赡养辅助父母的义务。少年儿童忙于学业,青壮年忙于事业,不易维持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老年人和青年人可以有各自的生活,但应保持密切的联系,最好是 “分而不离”,便于互相照顾;对长辈可能办不到亲身侍奉,可以请保姆或将老人送敬老院,子女要经常将其接回家来,或经常前往探望,以保持密切的亲情关系;日常生活也不可能时常守候在父母身旁,但必须给父母以各种精神安慰,为父母解决最切身的实际问题,这是新时代家庭对儿女尽孝的要求。
新的孝道德建设,应注重对传统家训的发掘与利用。家训是社会意识形态在家庭领域和家庭关系上的体现。是家庭成员和谐、稳定的行为准则,并形成一定的家庭风范和文化心理,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我们继承古代家训,以传统美德为榜样,教育子孙、勉励家人,是积极寻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道德的重要渠道和方法。还需要借鉴传统家庭教育中教育强化、礼仪强化、制度强化、舆论引导等强化措施。全社会都要树立良好的孝行为榜样,更要加强对不孝行为的谴责与抵制。
除了社会建立孝道风气,也应重视以法促孝。就是在保留优良孝传统的基础上,把一些普遍性的孝道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使孝得到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双重承认,通过法律对某些行为倡导或禁止,形成社会共识,树立新的孝道德标准。对非强制性的孝道规范要以法律的强制规范补助。如果只有孝道德规范而无法律规范,对那些泯灭良心嫌老弃老的人,就不能有所制裁。新时期孝道德的建立和发展已离不开良好的法律环境。
家庭是孝理念形成的温床,是孝行为实践的场所,是孝道德的需求环境。古往今来,那些尊老敬贤、爱老养老的贤人君子,其福报必然绵长,为世人所传颂,成为我们道德的楷模。
要强化孝意识,树立新风尚,就必须从家庭教育着手。良好的家庭教育,向善的孝理念能够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我们要通过家庭教育来加强青少年的孝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孝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更具有实际意义,是每一个家庭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孝经》
(2)《论语》
(3)《孝经》
(4)《孝经》
(5)《孟子》
(6)《论语 . 为政》
(7)《论语 . 为政》
(8)《论语 . 为政》
(9)《孟子 . 离娄上》
(10)《孝经》
(11)《孝经》
(12)《孟子 . 离娄上》
(13)《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