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
给您们鞠躬了!
我的儿子今年三岁,以前上过两次幼儿园,第一次是在我身边,那时他才两岁三个月,要坐车去,下午很晚才回来,他每天都哭,上了不到一个月,得了肺炎,然后就没上了。后来他两岁半时在我们老家上了一学期,表现还行,有时他还自己去,因为老家的幼儿园,中午是回家吃饭睡觉的,他最不习惯的就是在学校睡觉。这学期我们又把他接到了我们身边,到现在两个月了,还是天天哭,而且脾气越来越大,在学校也不听老师的话,今天我送他去的时候他往外跑(以前也跑过好几次),差点把教师的门的打坏了,最后还是学校守门的爷爷把他拉住的。我心里很难过,我和他爸爸都要上班,从上个星期开始他的脾气特别大,有一点不顺心就说,我长大了打死你们。我后来觉得是不是我们对他不够关心,所以下班后我倒是尽量和他多交流,但是没有用,他的脾气还是很大,老师也有点不喜欢他。他爸爸就说要送他回去,因为老公不怎么信佛法,我们弟子规教得少,教也仅仅是教读诵。我妈妈倒是常放弟子规,常礼举要给他听。总的感觉,孩子在妈妈那要好一点,但是孩子总是应该要父母带的,不是吗?我非常为难,不送回去老师还有同学的家长肯定都有意见。我虽然不常教弟子规,但我给他讲故事的时候还是常常将经典的理论结合起来给他讲的,他很喜欢听故事,我不知道孩子该怎么办,各位老师能教教我吗?我真希望到把孩子送到教经典的幼儿园去,可是重庆有这样的学校吗?
--------------------------------------------------------------------------------
回复:
-尊敬的孩子妈妈:您好!
您辛苦了!
有关重庆方面经典教育的情况我们并不了解,所以很抱歉无法给您这方面的咨询。
一个母亲,把孩子养大成人,可以说是她人生最大的责任,最重要的事情。古德云:「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古人亦云:「童蒙养正,圣功也。」神圣之功,自然需大费心力,教导孩子需要真实的理智和智慧。
您的孩子脾气大,主要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在他心目中还没有听从父母教导的概念。很多大人以为,孩子小不懂事,越长大就会越懂事了,所以对于小小的孩子,心中就总是觉得「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孩子而已嘛,懂得什么呀?」而且现在家中只有一个小孩,就成为全家宠爱的焦点,吃的穿的玩的全都为他考虑得周周到到,孩子一声哭、一生气,全家就为了哄他高兴而费尽心机。所以孩子心中就只有「只要我不高兴,我就要发脾气,你们任何人都得依着我」这样直接的想法。您看,我们这样宠爱孩子,孩子就失去了正确的教导,变成了连他自己都全然不觉的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家中的小皇帝,焦躁的小皇帝。这个可怜的小人儿就是我们全家溺爱,一手炮制出来的现代家庭典型「精品」。展眼看去,多少家庭中,全家老小围着这样的孩子打转啊!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几年过去了,几十年过去了,社会也越来越为孩子和大人的教育发愁了。
还是回到古圣先贤的经典和教诲里,寻找最佳答案来教导我们自己,来教导我们的孩子吧!
《弟子规》里的每一句话,是拿来我们做到的。我们也做,孩子也做。做到才有用处啊!就《入则孝》开头几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们跟孩子都能做到,那家庭氛围就会完全不一样了啊!
古人云:「安详恭敬,是教小儿第一法。公正严明,是做家长第一法。」家中孩儿是否成器,并不是指望他将来才华过人,只要是谨言慎行,老实真干之人,便可成就一生之事业。我们做家长的,心中要了了分明,才会自孩子幼小之时,即教以洒扫、应对、进退之礼,使其知做人之根本道德礼节。
三岁小儿已经不小了,古人云:「三岁看老。」您希望您的孩子老了还是这么脾气大吗?不可以啊,这样他的一生会受到很多不必要的磨难。我们可以从现在就开始给他改造命运,就是鼓励他善的方面继续发扬,并根据《弟子规》及古圣先贤的教导,来不断教他行孝行善,严谨修身。那么他不良的习性呢,请您和他爸爸好好配合,来共同教导。对于先生,您要争取家庭两人的见和同解,则今后的日子就会顺当。老师讲课的时候曾经提到,小孩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地上打滚哭闹,做母亲的如如不动,后来小孩累了,饿了,就不再闹了。对于特别倔强的孩子,需要父母大人善于把握孩子的心理,宽猛相济,恩威并施,方可逐渐调理孩子身心安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是终生的事业,请您千万不要因一时的烦恼觉得自己失败啊!我们大家都是补习童蒙养正伦理道德教育的人,都不是什么事情一下子就解决好,我们都需要每天改过自新,方能有一点一点的进步啊!只要我们信心坚定,不怕任何艰难,老实听老祖宗的教诲,听老师的教导,我们定能逐渐改变我们自己,改造我们的命运,改造孩子的命运,走向真实幸福的生活。
真诚地祝愿:有心者,失败为成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