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下一个问题,老师教唱歌曲时,这些歌真的很令人感动。但教学现场上有愈来愈多的孩子,因父母离异被父母遗弃,或隔代教养而害怕过父亲节或母亲节。我告诉孩子,即使父母不在,但照顾自己的长辈、亲人就是父母。我害怕触及这个话题,忧心孩子再受到伤害,在进行孝道教育时,应该怎麽做?怎麽引导孩子?
答:刚刚这一段引导是对的。父母不在身旁,照顾自己的长辈、亲人就是我们的父母。引导孩子这个「孝」字,上面一个老,下面一个子,这个老就是我们的父母、长辈,他就是念念想着我们,把我们看得比他的生命还重要,照顾我们;我们也要背着老子,我们好好表现,以後能够回报长辈的恩德,也跟长辈不可分,从这里去引导孝道。我们从这里看到现在的社会状况,夫妻关系比较乱,所以教育很急迫,再不教好这个情况都很难改善。家庭不和之後再来教导,都必须几倍的力才拉得回来,所以结婚需不需要责任心?太需要了,不然真的是天下大乱。夫妇伦一乱,天下就乱。所以我们现在再来想想师父曾经讲过的,一个地方能不能住看什麽?看离婚率,离婚率就跟犯罪率成正比。
我们在引导整个「入则孝」的部分都是讲到长辈怎麽样呵护我们,所以最重要的是他那个感恩的心能完全的提起来,这是我们教入则孝比较关键的一个部分。当他不是父母带的,或者他是奶奶带的,我们更应该告诉他,这个姑姑、这个奶奶太伟大!我曾经遇过一个学生,他是父母都不在身边,情况也比较可怜,都不在了。他的姑姑没结婚,已经谈对象了,但是他的姑姑说:我假如要嫁给你,一定要带着这两个侄子、侄女,我才嫁给你。後来婆家没同意,他的姑姑就没有嫁,就一直这样拉拔他们,牺牲这麽大照顾他们。这个孩子我带他的时候已经六年级了,他有些行为不是很好。我真的是听到他姑姑的故事很感动,泪都快流下来了,太不容易了。我们当场在教训他的时候,真的都是感受到他姑姑的不容易,来把他敲醒。这些情况透过我们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就很方便去引导。所以我们在教孝道的时候,在讲台上是一个教法,比较普遍性;下了讲台,可能就得看学生家庭的个别性,再做一些针对性的引导。
摘自 弟子规种子教师研习营二—弟子规问答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