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学习问答 - 正文
 
 

关于父母教育与子女行孝的问题

作者:大方广  

时间:2008-3-23  

http://www.dfg.cn/gbook/

摘自  
 

      尊敬的老师:
      您好!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和贵网站的内容不久,但已深深受益。尤其在阅读敬请留言时深感传统文化对生活的指导是非常善巧的。学生将留言内容打印出来,装订成册,每日阅读,学习,并对五伦关系中的父子与夫妻关系方面的问题尤为关注,希望以后也能当一个好妻子好母亲。
      在阅读一部分留言后,关于老师对父母教育与子女行孝的问题解答方面,学生粗浅的总结为“孩子小时,家长教育孩子,如出现问题,错在于家长;当孩子成年,父母老时,如有问题,错在孩子。”那不知能不能概括为“前半生是父母的责任,后半生是子女的责任。”妥否?
      到这学生想问,如果父母在前半生没有尽到或尽好对子女善教导的责任,导致在后半生子女不善不孝,没能尽到孝的责任,那是谁的错呢?学生想,有很多人也会有这样的疑虑吧。
      如以上问题问的不妥,请恕学生冒昧,期待老师的慈悲开示!谢谢!
      祝 春安

--------------------------------------------------------------------------------
回复:
      -尊敬的女士:您好!
      感恩您的提问,看到您这样的总结,我们感到深深的不安,因为既然有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虑,那么在生活中可能就已经造成互相推诿,不负责任的情形出现,从而导致父子不亲,家庭之间关系紧张。这是很重大的悲哀。
    
      学习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有一个很重要的心态,就是圣贤教诲的字字句句都是来要求我一个人做到的。有了这样的心理基础,每一个人都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整个家庭、社会才会和顺、和谐。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每个人都要反求诸己。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
      孩子小的时候,犯了错误,做家长的理当反省自己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的功夫不足,所以孩子会有这样那样的情形出现。但是「至要莫如教子」,教导孩子明白道理,改过自新,这是父母的本分。孩子的德行就在童蒙养正时期奠定一生的基础。而同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以父母师长良好的榜样为效法,听话、懂事,逐渐主动承担,就是成长的脚步。
      当父母年纪老了,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成为家庭的顶梁柱,治国之栋梁才,在孝顺父母方面理当尽心竭力,曲顺亲意。因为父母随着年纪的增长,很多方面都会逐渐衰退,因此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在父母晚年尤为重要。如果子女能够做到让家庭和乐,并不断使父母提升道德学问,那么也算做到了为人子的一点点本分了。父母也活到老、学到老,坚持良好的榜样给儿孙效法,应当是自然而然的行为。
    
      那么在现实之中,子女和父母都有各自的情形,不可能事事如意,人人尽责。只有坚持学习、力行圣贤教诲之人,首先做出良好的榜样,演好自己本分的角色,才有可能忍辱负重,委曲求全,藉严谨的修身,逐步行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和顺家庭,从我心做起,从我身做起;和谐社会,从我做起,从我家做起!

 
本文编号:20080323102954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上页 

返回 学习问答  

 
说明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以上汇编之经典文化教育分享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四方,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知见、观点;
作为公益性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网站,链接、转载或内容若有侵权,敬请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欢迎您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与体会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