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信息新闻 - 正文
 
 

民间的大学

作者:燕赵都市报  

时间:2009-1-20  

http://yzdsb.hebnews.cn/20090120/ca885272.htm

本站原创  
 

      ■核心提示

      “和谐”、“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自发地在民间开展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弟子规》等儒学经典基础读本再度焕发出巨大的魅力。“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些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为宗旨的公益教育,正成为现代教育的有益补充,被称为“民间的大学”。

      ■被《弟子规》改变的孩子

      父母说起孩子们的变化都很感恩老师,感恩国学。现在这些孩子早上起来、晚上睡前都先给爸爸妈妈问好,每个家庭都因孩子的进步变得充满祥和之气。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2008年岁末的一个节假日,沧州市道东一处居民楼里,七八个孩子聚在一起朗诵《弟子规》,他们端身正立,神情庄严。

      37岁的张良英是沧县一家社区门诊的中医,她10岁的儿子李想是这个小小的国学班的学员,每到节假日,她陪同孩子一起来学习,现在,她是这个班里的义工。见了面,李想向记者深深地鞠躬,恭敬地问候,记者忙还礼。李想与记者对答,彬彬有礼,落落大方。记者问:李想,你长大后想做什么?李想想了想说:孝顺父母,报效国家,做一个圣贤。

      张良英在一旁满意地笑。她对记者介绍自己的孩子:过去李想很淘气、不听话,打骂都不顶用,为此家庭气氛也不好,经常因为孩子生气。知道这里有个国学班,就送过来了,几个月过去了,现在,我们一家三口一块进步。

      “这个孩子整个变了一个人,比如,我带他去理发,理得不好,我忍不住说了那个理发的小姑娘几句。孩子悄悄拉我出门说,妈妈,你说这个阿姨她今天会多难过啊,她可能是刚学的,技术不好,我隔些日子头发长长了,再回来让她理,她就能理好了。《弟子规》上不是说吗,‘凡是人,皆须爱’。我一听感动得不行,回头和理发的小姑娘道歉,学了孩子的话,连小姑娘都感动得眼里含着泪。”张妈妈说,在家里,我和他爸爸脾气都不好,我们生气时,孩子就给我们鞠躬,求我们别生气了。我们两个大人都被感动了,如今夫妻两个也学会了真诚地道歉、感恩,遇到矛盾,给对方真诚地鞠一个躬,什么问题都化解了。

      孔微莹是沧县实验学校三年级的学生,学《弟子规》前嬉戏多动、坐不住,当学习了“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后,她行、走、坐、卧都端庄大方;当学习和操练了“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回家主动帮大人拾桌、端凳请大人先坐下,饭后主动帮助洗碗刷锅;学习了“衣贵洁,不贵华”,主动帮大人洗衣服……

      父母说起这些孩子们的变化都很感恩老师,感恩国学。现在这些孩子早上起来、晚上睡前都先给爸爸妈妈问好,每个家庭都因孩子的进步变得充满祥和之气。

道德是用来做的,不是用来说的

      "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不是用来说的,而是用来践行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回过头来用儒学经典来指导自己,生活、家庭、工作、事业都变得和谐顺利。"

      43岁的臧保芳是这个小小的国学班里的老师,她的职业是沧县人事局的一名普通干部。开办这个国学班有半年多的时间了,孩子们变得都有了一点“圣贤气质”。她受家庭的影响很大,祖父是当地一位乐善好施的中医兼私塾先生。10年前她曾协助姐姐承包了一个小农场,搞绿色农业、食疗养生。但参观了某地一家所谓的天然野鸭场后,看到用机械“填鸭”的残忍喂养方式,她很震惊。开始反思,不解决心灵问题,一切的绿色环保都是一句空话,于是回过头来读《黄帝内经》、《论语》等传统经典,到安徽汤池、北京等几处国学教育基地参学,“真正感觉到,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不是用来说的,而是用来践行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回过头来用儒学经典来指导自己,生活、家庭、工作、事业都变得和谐顺利。”

      在多位热心人士的支持下,她办了这个公益性的国学班,节假日上课。

      读起来简单的《弟子规》,完全践行却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讲解完一句话,就要求孩子们在课堂上、回到家里实践、操练,比如讲完了“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之后,一组孩子打扫卫生,一组看、提意见,下一次再轮换过来,让大家交流自己的感受,互相提升,互相感谢。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的核心是孝道,现在独生子女多,‘小皇帝’多。”臧保芳说,“在这里,我要首先培养孩子们孝顺父母之心,用《弟子规》、《百孝篇》教育孩子们要用真诚心感恩父母,当他们第一次在学校放学时对着接他们的父母鞠躬道辛苦时,许多家长都哭了。”

不仅孩子需要,大人更需要

      一次,在沧州监狱,一个20多岁的犯人听老师讲完《弟子规》后哭了,他说,如果有人早跟我讲这些,我也不会到这里来!

      在沧州,像臧保芳老师这样自发举办的国学班有多所,沧州是民间国学教育开展比较早、比较有规模的一个城市。3年前,几名文化人自发成立了沧州国学院,先是挂靠在市文联,目前是民建沧州市委的一个附设机构。72岁的沧州市文联退休老作家田松林是国学院的常务副院长,常讲课的有七八名老师,都是本地学习研究国学多年的文化人,有讲《黄帝内经》的、有讲《论语》的、有讲《孙子兵法》的、有讲《周易》的,每人一部经典,比如讲《孙子兵法》的是军队的一个大校。田先生说:“我和另一位老师主要讲《弟子规》,从效果看,《弟子规》最受欢迎,我小时候上私塾,先学《弟子规》,就是明白做人应遵守的基本道德,我们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伦理道德是根本,《弟子规》也是儒学思想的精髓,让孩子在每个生活细节中学会‘仁、义、礼、智、信’,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讲课地点一般周末在市图书馆或展览馆,平时应邀进入厂矿企业机关,每次讲授都座无虚席,听众中有孩子,也有老人,风雨无阻。一次,在沧州监狱,一个20多岁的犯人听完《弟子规》后哭了,他说,如果有人早跟我讲这些,我也不会到这里来!还有一次,一个因贪污被判了20年有期徒刑的60多岁的老犯人课毕请求狱警一定要和田松林见上一面,老犯人说,过去,别人教育我,跟我讲这讲那,我不听那一套,老先生,你讲的我服,做人就是这个理儿,现在我才懂得,做不到这些,就不是个人了……

      每次讲课,田先生和几个老友都是骑自行车或挤公共汽车去,讲完了课各自回家吃饭,平时研究下一次的讲课安排都在田先生的家里。在过去的3年里,他和几位老友做国学讲座300余场,每场3个小时左右,都是无偿奉献,有上万人聆听了他们的讲座。

      “我过去搞文学创作,说到底,是为自己,为了名气和稿费,这几年,义务教授国学,才找到了一个文化人真正的价值,如果有报酬,变成商业性的讲座,就变质了,也就没有这样的效果。其实讲授国学也在提升着我们自己。”田松林先生说。

可以燎原的民间星火

      "尽管国学教育还没有全面在课堂推广,多是民间的人士自发地传播,但我们相信,各地星星点点的民间国学教育,会逐渐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重视,一定会蔚然成风,净化我们的社会和心灵。"

      看过这样一幅关于现代教育的漫画:由于道德教育的地基不坚实,所以学业大厦盖成后危险地倾斜了。现居北京的传统文化学者赵文竹这样发问:“现在有几个大学生读过传统文化经典《大学》?《大学》开宗明义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是学问事业的基础。没有道德的教育,就等于盖没有地基的大楼,栽没有根的树。呼唤真正的‘大学’归来!”

      专于讲授《弟子规》的台湾著名学者蔡礼旭先生认为,现代社会,简而言之有两种人生态度,一种是以自我为中心,讲求竞争,而竞争的升级就是斗争,斗争的升级就是战争……许多社会问题和世界性的危机都由此而来。而另一种人生态度就是中国的传统道德,就是以仁爱为核心,仁爱再提升,就是互助互爱,再扩大就是儒家讲的天下为公,当每个人都以仁爱的心态对待别人,那整个社会就会非常良善、非常和谐。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各地民间的国学教育日益活跃,有家庭内的,有民间团体的,有学校配合的,也有政府主导的。在孔子故里,最近山东大学正式成立了以国学教育为主要课程的“雪庐书院”,由山东省政府批准、投资2亿元的“庆云县书院”,都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弟子规》等基础儒家经典都是其主要教学、实践课程。

      在石家庄,记者接触到一些国学教育志愿者,他们多是学校的老师或文化工作者,利用业余时间无偿讲授,所选科目也多是儒家基础经典《弟子规》。在省会某高校,一位年轻的大学老师业余讲授《弟子规》,一位60多岁的退休幼儿园老师跟他做学生,每次下课,这个老学生都向年轻的老师深鞠一躬。

      田松林先生介绍,在沧州,经过他们几年来的努力,政府有关部门以及许多学校都意识到《弟子规》教育的重要,多次邀请他们进校园讲课,许多学校都发放了《弟子规》等传统国学基础读物。“尽管国学教育还没有全面在课堂推广,多是民间的人士自发地传播,但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有识之士的认可,我们相信,各地星星点点的民间国学教育,会逐渐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重视,一定会蔚然成风,净化我们的社会和心灵。”

小资料

      儒学基础读本《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1662年—1722年)。以《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小学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的极佳读物,历史上曾广为读诵、流传。

 
本文编号:20090120132426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上页 

返回 新闻信息  

 
说明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以上汇编之经典文化教育分享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四方,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知见、观点;
作为公益性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网站,链接、转载或内容若有侵权,敬请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欢迎您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与体会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