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文摘分享 - 正文
 
 

(山西青年报)本报读者的《弟子规》情结

作者:山西青年报  

时间:2009-1-22  

www.sxqnb.com.cn

摘自  
 

      有许许多多的读者,在阅读《山西青年报》《弟子规》内容之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变成文字反馈给我们。
      他们都因《山西青年报》与《弟子规》结缘,又因《弟子规》修正自己,感悟人生。

《弟子规》正影响着每一个人

      有这么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因《山西青年报》与《弟子规》结缘。从“相识”“相知”再到“相恋”,伴随着山西青年报“六读”《弟子规》,他一真认真学习着《弟子规》。
      有这么一个“老字号”,企业千名员工通过各种形式,认真领悟践行《弟子规》,每位员工从《弟子规》中认真地学习着做人的道理。
      有这么一位省政协委员,对《山西青年报》开辟专版学习推广《弟子规》大加赞赏,“应该在全省中小学全面推广《弟子规》读诵活动。”作为省政协委员,他将自己的想法形成提案提交了大会。
      有这么一所学校,已经将《弟子规》纳入了学校的教学计划,他们要从孩子抓起,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如今,《弟子规》正在走进企业,走进学校,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作为启蒙养正,教育子弟的最佳读物,它正影响着每一个人,改变着每一个人。

修身齐家其乐融融

      2008年10月的一天,在本报收到的众多读者来信中,一位老人的来信引起我们的注意。
      洋洋洒洒千余字,讲述了他从本报结识《弟子规》,到后来深入学习、用心感悟《弟子规》蕴含的哲理,再到如今言传身教向家人朋友传递《弟子规》精神的心路历程。
      老人字里行间溢满了对本报刊登《弟子规》的感激,他质朴的语言和亲善的举动同样感动了我们。随后,本报记者赶往忻州见到了这位名叫常贤贵的普通退休职工。
      在老常的书柜里珍藏着四本装订好的剪报。分别是《山西青年报》六读《弟子规》的内容。从书柜中小心翼翼地取出这些整理好的剪报,老常如数家珍般介绍起来。
      “《弟子规》是一个宝库,教我们如何做人,怎样做事,以什么样的心态战胜挫折面对困难。读后真的受益匪浅。我今年已经63岁了,要是早点学到《弟子规》就好了。”老常感叹道。
      通过日常的学习,老常对照《弟子规》的内容,常常反省自己过去的言行。“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老常吟诵起《弟子规》中“入则孝”的一段内容。我与这样的要求相差太远了。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虽然在别人眼中已经很孝顺了,但是做得还远远不够。现在母亲已经离开了人世,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会按照《弟子规》里的要求好好善待父母。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常认为,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自己能做到修身齐家就可以完成使命了。于是他从《弟子规》中汲取营养,努力“修身”的同时尽力“齐家”。
      他把剪报装订成《弟子规》小册子,让儿子女儿和孙子外孙们轮流传阅学习。平时,只要孩子们回家来,他也会不断地向他们灌输《弟子规》的内容。
      “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家庭和睦了,整个社会自然也就和谐了。”

推广《弟子规》写入政协提案

       在刚刚结束的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一位政协委员的提案受到了广泛关注。
       “应该在全省中小学全面推广《弟子规》读诵活动。”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规划发展处处长张殿恩对《山西青年报》开辟专版学习推广《弟子规》的行为大加赞赏,称媒体大力传播传统文化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省政协委员,张殿恩将自己的想法形成提案提交了大会。
      除了是一位处长,张殿恩还有另一重身份,他还是民主建国会山西省委常委、理论委员会主任。在张殿恩的主持下,理论委员会在半年前开始专门研究传统文化,并且专门成立课题组,主打选题就是《弟子规》。
      “21世纪的中国,除了富强之外,人人都要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张殿恩认为,为这一理想的实现,我们必须从孩子抓起。这将建立起孩子的心灵免疫力,在人格、智慧、责任感、自制力等方面让孩子不受社会上不良现象的污染。
      诵读《弟子规》是使孩子养成良好品德的最佳选择,它从规范孩子的行为着手,使得孩子从小就知道如何修身,养成忠厚家风。这也是社会各界有志之士的共识。
      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全面推广《弟子规》读诵活动,张殿恩建议有关部门应该把这项活动当作一项基本工作来抓,定期进行检查,这需要家庭与学校共同配合。

不光是孩子学,大人也要学

      “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这是目前中国家庭的真实写照。
      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大部分家庭里好的东西是留给孩子。很多孩子不知道孝顺为何物,只知道父母必须满足自己的所有要求。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忠于国家吗?“诵读《弟子规》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张殿恩说。
      中国伦理学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张燕身也表示,家庭教育首推《弟子规》,不光是孩子学,大人也要学;不光是孩子做,大人也要做,是大人在学习的过程中用行动做给孩子看的。《弟子规》就是教你如何做人,这是根本,在“本”的基础上加上其他,你的人生之树才能枝繁叶茂。
      对这样的观点,张殿恩深表赞同。他说,目前有不少的地方都设立了读经班,专门教孩子们诵读《弟子规》。比如,在深圳、北京等地,这样的读经班已经非常普及,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净空法师在他的老家安徽汤池小镇也在推广《弟子规》教育。小镇上,不仅孩子们读诵,连大人也在读,一时民风大改,和谐成为小镇的主题。
      张殿恩说,山西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出现过无数的高德大儒,他们的品德为后人所敬仰,他们的英名被世代传颂。在21世纪的今天,山西不能在培养青少年品德教育方面落在别人的后面。

《弟子规》是人生一面镜子

      “跟着《山西青年报》学习《弟子规》,感触越来越深,收获越来越大,越学越觉得《弟子规》就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必须时常对照的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受益终生。”
      通过这面镜子,他学会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看到自己的过错,及时找到改进的良方。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一系列的做人基础规则中,一点点反思以往的愚钝、差距、欠缺。
      王联华举例说,在“入则孝”中,我们会反思自己是否在“父母责”时做到恭敬聆听,在“父母责”时是否做到了恭敬顺承;对“亲所好”是否做到了“力为具”,对“亲所恶”是否做到了“谨为去”。又比如在“出则悌”中,我们对待工作是否做到了“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和同事相处,是否做到了“见人善 即思齐 见人恶 即内省”,使自己“纵去远 以渐跻”,“有则改 无加警”;在和任何人的交谈中,是否做到“闻誉恐 闻过欣”使“直谅士 渐相亲”。又比如,即使自己比较爱学习,也要防止“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何成人”。
      “常常照一照《弟子规》这面镜子,牢记“孝、悌”的基本要求,努力让自己做到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平无愧于人,就能使自己的人生更为踏实、完整、少留遗憾。”王联华感叹道。

学了《弟子规》就离成功近了

      “《弟子规》是人生的一门必修功课。”近几个月,跟着《山西青年报》学习《弟子规》的原文及讲解,读者“山里小溪”越学越感到受益无穷。
     “山里小溪”谈了自己的感受,从做人上讲,百善孝为先。《弟子规》就从“入则孝”开始,让我们体会怎样从“孝”的细小实践中实现“善”的基础开端,对“父母命 父母教”做不到“敬听、顺承、行勿懒”,做不到“亲所好 力为具 亲有疾 不离床”,又岂能妄言己之有善呢?只有做到最基础的“善”———孝敬父母,善待亲人,才可谓具备了做人的基本条件或者说是基本资格,才有可能做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
      在家有“孝”作基础,使双亲无忧,家人和睦,邻里和谐,在外做事自然能了却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事业上成功的概率自然增高。人在职场,无论你是领导者还是被领导者,待人接物中坚定秉持做人应有的品行德性,体现自身不凡的修养,如《弟子规》所告诫我们的:“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奸巧语 秽污词

 
本文编号:20090122114534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上页 

返回 文摘分享  

 
说明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以上汇编之经典文化教育分享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四方,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知见、观点;
作为公益性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网站,链接、转载或内容若有侵权,敬请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欢迎您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与体会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