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文摘分享 - 正文
 
 

读书会分享(五十六)

作者:网络学院  

时间:2009-5-15  

摘自  
 
    说明:本周学习内容为蔡礼旭老师主讲的「细讲《弟子规》」(蔡礼旭老师2005主讲,编号52-116)第十六集,听完讲课后,请诸位老师将自己的心得、经验、感言等以文章方式分享(跟贴)于此贴子之下。此线上的读书会希望有助于个人修学、亲子互动,有利于培养自己和下一代正确的幸福人生观。

研讨内容重点如下
1.孝经云:「教民礼顺,莫善于弟」,孔夫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从哪些事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礼貌的重要?反之,人若没有礼貌有哪些影响?
2.「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孝与弟之间有何关联性?从哪些事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兄友弟恭」的真谛?
3.古人云:「富不过三代」,如何才能让财富绵延子子孙孙?
4.古代圣哲人有何孝心感应的事迹?
5.人和人之间该如何和睦相处?

分享文章   09.03.27 
------------------------------------------------------------

      1.孝经云:「教民礼顺,莫善于弟」,孔夫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从哪些事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礼貌的重要?反之,人若没有礼貌有哪些影响? 
      一个人能不能遇贵人,从小就决定了。孩子有礼貌,走到哪儿就赢得众人对他的疼爱;相反的,孩子假如没有礼貌,不只不会遇贵人,不只不会有很多助力,在言语、行为当中还会形成很多的阻力。他就会觉得莫名其妙,他们怎么都看我不顺眼,自己还不明不白。所以,礼貌太重要!
      假如人与人的相交往没有礼节,人与人就会自私自利,就可能发生冲突。我们从生活当中也时时可以体会到,懂礼、懂让才能让人生的路顺畅,才不至于会塞车、会冲突。 
      2.「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孝与弟之间有何关联性?从哪些事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兄友弟恭」的真谛?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是同气连枝,血浓于水,是同一个父母所生,所以兄弟很有可能是陪我们一生走过最长路的亲人。杨淑芬老师曾经提到,她说确实兄弟姐妹是同气连枝,她就会去想到怎么样让父亲非常的欢喜快乐。她说唯有子孙贤孝,子孙都有很好的发展,才能让她的父亲非常宽慰。由于她有这一分心,希望她父亲、母亲这棵大树枝叶能够愈来愈茂盛,所以她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教导她的甥侄辈读圣贤的经典,还写书法。杨老师有十八个甥侄辈的晚辈,总共十八个,十八个人都被她教过。由于她有这一分心,他们的下一代非常优秀,很多是老师,还出了几个医生。杨老师她没有生孩子,但是每一次母亲节、父亲节,他们家就特别热闹,因为她有十八个甥侄辈,这些被她教导过的甥侄辈确实对她非常孝顺。 
      古代的人兄弟姐妹之情,也是让很多的人感动流泪。在晋朝的时候,有个小孩叫做庾衮,刚好他们村落有瘟疫。他的兄弟已经死了几个,另外有一个兄弟已经病床在卧,他的所有的长辈要带着一些孩子要赶快离去。结果这个庾衮不愿意走,他说:我不能放下我的兄长不管。他的长辈一再劝说:这个太危险了,我们走!他就跟这些长辈说:我天生不怕病,你们就让我留下来!他的长辈拗不过他,就走了。这么小的孩子亲自帮他哥哥熬药,常常半夜还在另外兄长的灵前,在那里痛哭,在那里感伤。由于他这分对兄弟的友爱,他的哥哥奇迹似的好过来。后来他的长辈、他的父母回来了,看到他们兄弟还存活,都非常的欣慰。我们从庾衮这个事例,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虽然他年纪小,他也读过圣贤书。所以在他的人生价值观当中,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事,哪一件事?道义!所以,杀身成仁,舍身可以取义,因为圣贤人的存心,是道义胜过生命。由于他们有这样的存心,才能写下了几千年来可歌可泣让人非常感动的故事,也有很多大圆满的发展。 
      3.古人云:「富不过三代」,如何才能让财富绵延子子孙孙? 
      人很有钱,又很有权势的时候,他只要没有原则,家道必然在几代之内绝对会败掉。我们去研究林则徐的后代,曾国藩的后代,范仲淹的后代,你一定会了解到,他们那些家规确实是看得非常深远。《易经》说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就有余殃降临。鼓励他行善要坚持,一定可以力挽狂澜;等他余殃消尽,绝对会有善报现前。 
      4.古代圣哲人有何孝心感应的事迹? 
      陈昉家每次吃饭都是七百口的人聚在一起吃,他们家养了差不多一百只狗左右,这一百只狗一定要到全部都到了才开动,有句话就是叙述这个情况,叫「一犬不至,群犬不食」。这种孝悌之风感动了他们家的这群狗。这个盛况传到了皇帝的耳朵,皇帝很感动,马上免去了他们家所有的徭役。 
      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个读书人叫包实夫,他也是在私塾教学,在告一段落的时候,他要回到家里去看他的父母。结果走在路上遇到了一只老虎,马上就把他咬起来,带到另外一个地方,准备把他吃掉。这个包实夫并没有惊慌,古代读书人知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面对生死不恐慌。但是很诚恳的就跪下来跟这个老虎说:我被你吃是我的命,但是因为现在我有七十多岁的父母要奉养,可不可以让我奉养完父母,我再来让你吃。这一片孝心让最凶猛的老虎都感动了,这个老虎就走了。所以当地的人就把那个地方取了个名字,叫做「拜虎岗」,就是纪念包实夫在那里求这个老虎,希望让他能回去奉养父母。连最凶恶的老虎都可以感动。 
      不只是植物可以感动,天地万物都能感动,所谓「万物交感,以诚以忠」,真诚到极处,天地都会感动。在元朝的时候有个读书人叫李忠,他是孝行已经闻名全国了,刚好那个时候他所居住的村落发生大地震,结果所有的房子全部都倒塌,震央震过来全倒。到他们家的时候,震央变成两条,然后到他们家经过以后,两个震央又合成一条。这是历史上记载的事实,我们不得不信。 
      5.人和人之间该如何和睦相处? 
      和睦相处是结果,因在哪儿?因在「平等对待」,才能赢得和睦;平等对待,这是因。平等,因为「平」所以人心就怎么样?也平,人心平才不会有纠纷产生。所以,教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抓住一个原则,绝对要平等的照顾,绝对不能对大儿子好,对小儿子差一点。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很多因为宠爱某一个孩子,最后造成什么结果?兄弟阋墙的很多,因为人心不平迟早就会有纷争。我们再深入去思考,比方说我们现在对这个孩子比较好,对他有没有帮助?你比较对他好,他一定会对你好,错了!你对他太过溺爱,他会愈来愈自私,你是害了他;那个被我们忽略的孩子,内心就很不平衡,有时候会变得很消极。你是两边都害了,这就太不理智了,所以「平」很重要。

Pc01003敬上

分享文章   09.03.28 
------------------------------------------------------------

      1.孝经云:「教民礼顺,莫善于弟」,孔夫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从哪些事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礼貌的重要?反之,人若没有礼貌有哪些影响?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理顺,莫善于悌。这是孝经里的一段很重要的教诲,是说、;教导人民如何心爱他人,如何关怀他人,没有比教孝更有效果的了,教导人民有节有度,懂得尊敬他人,没有比教悌更好的方法了。所以悌还包含一个礼节的教诲,孔夫子也说:不学礼,无以立,没有礼貌很可能在人群当中无法立足,现实中也的确如此,一个有礼貌懂得礼让的人,走到哪都会得到大家都喜爱,都会和周围的人相处的很融洽,这样他也会自然得到大家都帮助,生活上和事业上都会很顺利,相反一个没有礼貌不懂得礼让的人,他的人际关系会很糟,很难和周围的人和睦相处,更不会交到好的朋友,当自己有事时,也不会得到大家都帮助,这样他的生活和事业就会受到阻碍,就不会有很大的成就,懂得了礼貌的重要性,我们就要从小教孩子要,学礼讲礼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2.「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孝与弟之间有何关联性?从哪些事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兄友弟恭」的真谛? 
      人的所有德行都是从孝中建立起来的,孝是德之本,人能够把孝做好了,才能掌握到做人的根本,只有懂得孝顺父母,才会做到有爱兄弟,爱护他人爱护一切众生。兄弟之间本是联气同枝的关系,都是同一父母所生,血浓于水,在所有亲人中,也许只有兄弟才是陪伴我们人生最长久的人,所以我们要加倍珍惜兄弟之间的情谊,兄弟和睦相处也是父母最快乐的事情,也是家和的基础,家和才能万事兴,兄弟之间也许平时交往不太多,但一旦家中或彼此有什么事情,就会显得兄弟之间的友爱和帮助是多么的重要,在一个家庭中哥哥或姐姐对家庭的贡献最大,对弟弟和妹妹的关心和帮助会让人终生难忘,哥哥姐姐是兄弟们的榜样,弟弟妹妹就会格外的尊重哥哥姐姐,兄友弟恭和睦相处互相关爱,这是我们人生的一笔财富,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3.古人云:「富不过三代」,如何才能让财富绵延子子孙孙? 
      古人视钱财如粪土,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所以古人更重视家庭的教育,注意个人德行的培养,只有好的家风,好的品行才能让你家庭,繁荣兴旺财富绵延不断,正所谓积财伤道,伤道就是伤做人的本分,俗话说一家保暖千家怨,你一家有钱了要能用来帮助别人,得到帮之的人就会念念不忘你的恩情,一有机会就会来报答你,你才能得到大家都帮助和维护,要是不管他人只顾自己,就会失去人心,就会招来别人的怨恨,就会给自己招来灾祸,就像论语中说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钱是通财,中国人说有水斯有财,水假如不流动就会发臭,钱也一样假如不流动也会长生副作用,保暖思淫欲过多的钱财会让人,贪图享受失去奋进的动力,所以我们要教育孩子,要重视德行的培养,行善积德,养成自食其力爱劳动的习惯,这样才是得到财富并让财富延续的好方法。

      4.古代圣哲人有何孝心感应的事迹? 
      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个读书人叫包实夫,他也是在私塾教学,在告一段落的时候,他要回到家里去看他的父母。结果走在路上遇到了一只老虎,马上就把他咬起来,带到另外一个地方,准备把他吃掉。这个包实夫并没有惊慌,古代读书人知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面对生死不恐慌。但是很诚恳的就跪下来跟这个老虎说:我被你吃是我的命,但是因为现在我有七十多岁的父母要奉养,可不可以让我奉养完父母,我再来让你吃。这一片孝心让最凶猛的老虎都感动了,这个老虎就走了。所以当地的人就把那个地方取了个名字,叫做「拜虎岗」,就是纪念包实夫在那里求这个老虎,希望让他能回去奉养父母。连最凶恶的老虎都可以感动,不只是动物可以感动,不只是植物可以感动,天地万物都能感动,所谓「万物交感,以诚以忠」,真诚到极处,天地都会感动。 
      在元朝的时候有个读书人叫李忠,他是孝行已经闻名全国了,刚好那个时候他所居住的村落发生大地震,结果所有的房子全部都倒塌,震央震过来全倒。到他们家的时候,震央变成两条,然后到他们家经过以后,两个震央又合成一条。这是历史上记载的事实,我们不得不信。所以《中庸》里面有讲到「祸福将至」,一个人的祸福,是祸、是福要来的时候,从哪里可以判断?「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假如是善就知道什么?是福还是祸?福!不善,是祸。所以,他的孝行必然让他避过这个劫难,我们要相信这个真理,让自己坦坦荡荡、光光明明的去走我们的人生。

      5.人和人之间该如何和睦相处? 
      在一个家庭中要想和睦相处,最重要的原则是,平等,对每个人都要平等对待,不能厚此薄彼有所偏向,人心平了,才不会引起纠纷,做父母的心胸要开阔要包容,无论能力大小,贡献多少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待人说话才有威信,孩子们才能心悦诚服,过分溺爱孩子不是爱他,反而会是他变的越来越傲慢和自私,早晚会害了他,失宠的孩子心里自然也不会平衡,有时候会对生活失去信心,生活消沉不思进取,这样对双方都没有好处,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所以平等非常重要,平等才能和睦,和睦才能家兴。

学生:pc00649敬上

分享文章   09.03.29 
------------------------------------------------------------

      蔡老师在本集讲解[出则弟],兄友弟恭,尊敬长辈。平等对待,家庭之间就能和睦相处,承传好家风,家族就会有很好的发展。 
      一、求学问的三大法宝[智、仁、勇] 
      世出世间的学问,只要好学,就离智慧不远,[好学近乎智];当我们真正力行圣贤的教诲,就能慢慢感受到圣贤的存心,也能感受到众人的需要,那种仁慈、同理心就会出来,[力行近乎仁];学习并力行了圣贤的教诲,就能真正了解自己的过失,进而改正自己的过失,就能降伏自己的烦恼、坏习惯,[知耻近乎勇]。当我们好学的这份心能够持续不断,上行下效,孩子也会起而效法,我们的家庭一定是个很好的开始。后学有幸遇到[幸福人生讲座],如获至宝,抽空就学习,孩子慢慢对学习发生了兴趣,有了学习的动力,每次从学校回来都要跟后学交流自己在学习方面,有哪些不足,今后怎么样努力。想想以前,因为女儿的学习,后学磨破了嘴皮,伤透了脑筋,女儿依然不愿意学习。真的是当我们好学,孩子会起而效法,家庭一定是个很好的开始。 
      二、[出则弟]的涵义 
      [出]是指家庭以外,就要学习[弟],[弟]包含兄友弟恭,包含尊敬长辈的礼节态度。在家里面兄弟能够友爱,能够以礼相待,当然他出去外面与人相交就能够把这个态度带出去。所以很多为人处事的行为,确确实实是在家里养成,所以家教非常重要。俗话说:门当户对。现在的门当户对是钱财,可这样结合的家庭,幸福的究竟有几个?门当户对最重要的是德行、家教,[德行]是家之本、国之本。 
      三、礼貌的重要 
      (一)礼貌太重要。《孝经》里面有一段很重要的教诲:[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理顺,莫善于悌]。教导人民如何亲爱他人,关怀他人,没有比教孝更有效果的,莫善于孝;教导人民有节有度,懂得尊敬他人,没有比教悌更好的方法,莫善于悌。所以[悌]还包含一个礼节的教诲,孔夫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没有礼貌很可能在人群当中无法立足,一个有礼貌的孩子,走到哪儿都能赢得众人对他的喜欢、疼爱,有了这种态度,遇到贵人就提携、帮助他。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教孩子做人做事的态度,重视礼貌等这些影响孩子一辈子重要的德行,懂礼、懂让才能让人生的路顺畅。 
      (二)没有礼貌,人与人就会自私自利,发生冲突。在一些公众场合,假如人与人相交往没有礼节,就可能出现拥挤、影响安全等问题。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假如没有礼貌,人情就会很冷漠,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会变得无情、自私,没有幸福可言。 
      (三)孩子无礼,人生会有很多阻力。假如孩子无礼,不只不会遇贵人,不只不会有很多助力,在言语行为当中还会形成很多的阻力。他还觉得莫名其妙,怎么都看我不顺眼,自己还不明不白,所以礼貌太重要。后学的侄女平时也会体贴人,可说起话来跟谁都大声大气的,老年人就很受不了。父母亲说这个孩子怎么变得这样?每次来父母都很反感。后学试着问侄女,爷爷奶奶怎么不太高兴呢?侄女说:可能是长期与爷爷奶奶不在一起生活,有隔阂的缘故吧!后学告诉侄女:你说话太快,声音又大,爷爷奶奶年龄大了,喜欢安静的环境,以后说话要温和、不要太大声。侄女有点不好意思,说和同事在一起都是这样大声大气的。你看,不教孩子礼貌,遇到阻力她还莫名其妙,不明不白的,所以教孩子礼貌太重要了。 
      四、一个人的德行是从孝与悌建立起来的 
      (一)兄弟是同气连枝,血浓于水。法照禅师曾经作了描写兄弟情谊的一首词: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这首诗词道出了兄弟之间血浓于水的感情,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兄弟姐妹之间的缘分。 
      (二)孝与悌是密不可分的。杨淑芬老师为让他父亲、母亲欢喜、宽慰,在年轻的时候就教导她的甥侄辈读圣贤的经典、写书法,由于她有这一份心,下一代非常优秀,很多是老师,还出了几个医生。确实,一个家族能好,长辈要带头示范,真心付出。兄友弟恭,一代一代传下去,她父亲、母亲这棵大树,愈来愈茂盛,所以孝与悌是密不可分的。蔡老师的姐姐为给自己熬中药,每天费很大的劲把一大锅水煮成一小碗,跑很远的路。由于姐弟之情很深,确实让父母非常放心,[兄弟睦 孝在中]。 
      (三)兄弟之情胜过自己的生命。晋朝廋衮,兄弟已经死了几个,另外有一个兄弟已经病床在卧,他所有的长辈要带着一些孩子赶快离去。结果,这个廋衮不愿意走,留下来亲自帮他哥哥熬药,常常半夜还在兄长的床前痛哭。由于他这分对兄弟的友爱,他的哥哥奇迹般地好过来。诸位朋友,这种友爱、关怀一定会让他的哥哥免疫系统上升。中国人对待病毒不是跟它打仗,好像跟它势不两立,中国人叫[解毒],不叫[消毒]。当我们的心念很纯正,自然病毒就会慢慢转化掉。所以爱心可以解毒,慈悲心也可以解毒。从廋衮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来,虽然他年纪小,也读过圣贤书,在他的人生价值观当中,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事道义,所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因为圣贤人的存心,道义胜过生命。 
      (四)唐朝李积晚年为姐姐熬粥,道出了兄弟姐妹之间的真爱。唐朝李积,原名姓徐,因为对国家非常有功劳,所以李世民赐他国姓叫李积。李积除了是忠臣,也必然是孝子,必然对兄弟友爱。在李积年纪很大的时候,还亲自为姐姐熬粥。姐姐让其它佣人做,李积回答说:姐姐,你的年纪都这么大了,我不知道还有多少机会为您服务。所以李积在煮这个粥的时候,内心充满感恩,时时都记住姐姐陪着他成长过程给予他的扶持。从这件事上道出了兄弟姐妹之间的真情,兄友弟恭的真谛。 
      (五)先生瞌破了嘴巴,兄弟姊妹之间的真情让后学感动。上个月,先生喝多了酒,天又下点雨,路滑摔了一跤,瞌破了嘴巴。这时天又黑了,后学跟小叔子打个电话,小叔子开车赶快把先生送到医院,当医生的小姑子不顾白天上班的疲劳,又从家里赶到医院来,给先生的伤口缝了几针。小姑子每天下班又来到后学家,给先生输了一周的液体。大哥出发回来,知道了此事,又苦口婆心地劝说先生,工作要干好,酒要少喝。此事我们兄妹几个商量不要告诉父母,以免父母着急,等好了以后,我们才回家。婆婆见到先生,脸上有伤疤,心疼地说:你们在外,我整天担心,以后酒一定要少喝。一家有了事,兄弟姊妹共同来承担,困难就好解决,让后学非常感动。 
      五、让财富绵延子子孙孙,家风的承传至关重要。 
      人生百年三万六千日,一辈子有权有钱,到死也是两手空空,什么也带不走,如何让子子孙孙都真正有福、有慧,那才是本事。宋朝读书人陈昉,十三世的子子孙孙都一起同住,家里面七百口人。他们非常遵守祖宗的遗训,都不分家,而且都不请佣人,所有的活都自己干。真正让孩子去习劳,他才知道感恩,所以习劳太重要。今天假如孩子花钱很凶、很会奢侈,什么话都不干,他会懒惰,懒惰又会造成很有依赖心,然后又不知道感恩。你看,一个不勤劳延伸出来的坏习性可真不少。所以有见识的长者,他都会看到这些事情对孩子往后的影响,他就会有所坚持。曾国藩先生,在清朝是汉人中当官当得最大的,四省的总督,但是他的家规,是所有孩子的家活,自己份内事统统自己动手。所以曾国藩先生的后代,到现在已经几百年了不衰!台湾有一位他的子孙曾仕强,也很成功,常常到各地去演讲。要想让财富绵延子子孙孙,所以家风的承传至关重要。 
      六、有钱有权势,只要没有原则,家道必然在一、两代之内绝对会败掉。 
      商人经过艰苦的创业,挣很多的钱,慢慢也有了权势,他会瞧不起读书人,你读那么多书有什么了不起,又没有比我过得好,往往这种财大气粗让小孩全盘吸收。民国时期的上海,富可敌国的商人很多,其中有一个姓周的商人,他是开钱庄的,到处都有钱庄,财富是几百万的银两。刚好他某个钱庄,那个地方发生水患,这个钱庄的主管就给他捐了五百两。结果被这个姓周的商人骂得狗血淋头,说:他留住财产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只要进他口袋的就不要给他流出去。钱通财,中国人说:有水斯有财。水假如不流动就发臭,钱假如不流动,就会发生副作用。这个周姓的商人到他临终的时候,民国初年,他的财产换成大圆是三千万大圆,十个子孙,每个人三百万。结果在短短几十年当中,他这十个子孙全部都败掉,所有的钱财都挥霍完,甚至于已经有人走上街头乞讨。其中有一两个还比较有修养,但是钱财也是都散掉,可还是留不住钱。所以有钱又没原则,家风在一、两代绝对会败掉。 
      七、积财伤道。俗话说:一家饱暖千家怨。假如有钱的人家邻居都快要饿死了,不用钱救济,他们已经颇有怨言。刚好过几天有钱人家失火,他们都站出来,不是救火,而是感觉太好了,苍天有眼。所以积财伤道,伤做人的本分。 
      八、[万物交感,以诚以忠],真诚到极处,天地都会感动。 
      (一)宋朝陈昉孝悌之风感动动物。他们家七百口人聚在一起吃饭,非常热闹,家里养了一百只狗左右。这一百只狗要到全部都到才开动,[一犬不至,群犬不食],这种孝悌之风感动了他们家这群狗。当邻居看到这一幕会很感动!我们可不能连狗都不如,自己还在家里吵吵闹闹。这个盛况传到皇帝的耳朵,很感动,马上免去了他们家所有的徭役,因为皇帝觉得他们这个家族是个好榜样。 
      (二)明朝包实夫为孝养父母感动老虎。包实夫在私塾教学,告一段落时,回家看父母。结果在路上遇到一只老虎,准备把他吃掉。这个包实夫并没有惊慌,古代读书人知道[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他很诚恳地跪下来跟这个老虎说:我被你吃是我的命,但是因为现在我有七十多岁的父母要奉养,可不可以让我奉养完父母,我再来让你吃。这一片孝心让凶猛的老虎都感动了,老虎就走了,当地人就把那个地方取名[拜虎岗],纪念此事。 
      (三)元朝李忠孝行感动天地,避过劫难。元朝李忠,孝行闻名全国,他所居住的村落发生大地震,结果所有的房子全部都倒塌,震央过来全倒。到他们家的时候,震央变成两条,然后到他们家经过以后,两个震央又合成一条。李忠的孝行感动了天地,避过了一场劫难。 
      (四)坦坦荡荡、光光明明去走我们的人生。《中庸》里面讲:[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易经》里面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从这里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一个人做人还不错,怎么祸不单行?有可能祖宗的一些余殃还没有报尽,这个时候我们要鼓励他坚持行善,一定可以力挽狂澜;等他余殃消尽,绝对会有善报现前。我们相信这些真理,相信老祖宗的教诲,自己就要坦坦荡荡、光光明明的去走我们的人生,在坎坷的人生路上,定能逢凶化吉。 
      九、人与人平等对待,才能和睦相处。 
      (一)平等对待才能和睦相处。陈昉的家族七百人,相处得很融洽。人家能包容七百人,那可是大学问!和睦相处是结果,因在平等对待,才能赢得和睦、平等,因为平人心就平,人心平才不会有纠纷产生。 
      (二)教孩子要抓住绝对平等对待这个原则。假如有两个孩子,绝对不能对一个孩子好,对另一个差一点。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很多因为宠爱某一个孩子,最后造成兄弟阋墙的很多,因为人心不平迟早就会有纷争。我们再深入思考,比方说我们现在对这个孩子比较好,对他太过溺爱,他会愈来愈自私,你是害了他;那个被我们忽略的孩子,内心就很不平衡,有时候会变得很消极。你是两边都害了,这就太不理智了。所以平等对待很重要。


惭愧后学pc00497敬上 躬身

分享文章   09.03.30 
------------------------------------------------------------

      孔老夫子说,一个人求学问有三个法宝,叫“智、仁、勇,“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只要好学,就跟智慧离不远;当我们力行圣贤的教诲,就能慢慢感受到圣贤存心,也能感受到众人的需要,我们那种仁慈、同理心就会出来;真正能够了解自己的过失,进而改正自己的过失,能降伏自己的烦恼、坏习惯,这才是真正的勇者。

      一个人的德行都是从孝跟悌建立起来的。

      《孝经》云: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理顺,莫善于悌。

法照禅师词:
“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
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
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

      这一集讲到“出则弟”。这个 “弟”包含兄友弟恭,包含一个尊敬长辈的礼节态度。

      1、孝经云:“教民理顺,莫善于弟”,孔夫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从哪些事例可以体会到礼貌的重要?反之,人若没有礼貌有哪些影响?

      《孝经》云:“教民理顺,莫善于弟”,教导人民有节有度,懂得尊敬他人,没有比教悌更好的方法。孔夫子也说“不学礼,无以立”,没有礼貌很可能在人群当中无法立足。

      ①蔡老师讲到“一个人能不能遇贵人,从小就决定了”,讲到他小时候对长辈就特别有礼貌的事,我就联想到,蔡老师能幸运地碰到杨淑芬老师、碰到卢叔叔、碰到释净空教授,周围有那么多成就他道德学问的助缘,不是偶然的。
所以教孩子从小有礼貌就很重要。 
      ②孩子有礼貌,走到哪儿就赢得众人对他的疼爱;相反的,孩子假如没有礼貌,不只不会遇贵人,不只不会有很多助力,在言语、行为当中还会形成很多的阻力。 
      懂礼、懂让才能让人生的路顺畅。无礼的话,人与人就自私自利,就可能发生冲突。

      2、“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孝与弟之间有何关联性?从哪些事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兄友弟恭”的真谛?

      ①一个人懂得孝父母,自然也会友爱兄弟,因为兄弟不和睦,父母难过,等于不孝父母,所以兄弟和睦,能让父母欢喜,能让父母放心,所以“兄弟睦,孝在中”。

      兄弟是同气连枝,血浓于水,兄弟很有可能是陪我们一生走过最长路的亲人,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兄弟之间的情谊。

      晋朝的时候,有个小孩叫庾衮,村落发生瘟疫,他的兄弟死了好几个,另外有一个兄弟已经病床在卧。他的所有的长辈要带着一些孩子要赶快离去。结果这个庾衮不愿意走,他说:我不能放下我的兄长不管。他的长辈一再劝说:这个太危险了,我们走!他就跟这些长辈说:我天生不怕病,你们就让我留下来!他的长辈拗不过他,就走了。这么小的孩子亲自帮他哥哥熬药,常常半夜还在另外的兄长的灵前痛哭。由于他这分对兄弟的友爱,他的哥哥奇迹似的好过来。后来他的长辈、他的父母回来了,看到他们兄弟还存活, 都非常地欣慰。
这是晋朝的庾衮对兄弟的态度,兄弟之情胜过自己的生命。

      唐朝的李绩,年纪很大的时候,他的姐姐生病,他去探望。看到姐姐正好在煮粥,他就亲自帮她煮,把仆人支开。因为风很大,不小心火烧上胡子来。他的姐姐在旁边看到了,就说:弟弟,你这是何苦!家里的佣人这么多,你就请他们做就好了,不要自己在那里这么辛苦。结果李绩回答说:姐姐,你的年纪都这么大了,我不知道还有多少机会能够为你服务。

      ②杨淑芬老师曾经提到,她说确实兄弟姐妹是同气连枝。她就会想到怎么样让父亲非常地欢喜快乐。她说唯有子孙贤孝,子孙都有很好的发展,才能让她的父亲非常地宽慰。所以她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教导她的甥侄辈读圣贤经典,还写书法。她有十八个的甥侄辈的晚辈,都被她教过,都非常优秀,对她非常孝顺。

      3、古人云:富不过三代。如何才能让财富绵延子子孙孙? 
      ①蔡老师讲到的那个上海姓周的商人,他的故事对我们是一个启示,像他那样有钱却不肯救济贫穷、想靠“积”来留住财产,结果是留不住。 
      钱是通财,中国人说“有水斯有财”,水假如不流动就发臭了!钱假如不流动,就会发生副作用。
积财就伤道,伤做人的本分。 
      我们懂得财富的真因是财布施,那么财富得到之后应该怎样做呢?应该拿来再去布施、再去奉献社会,应该不断地去这样做,这是为自己创造财富的正确的方法。而对于我们来说,要学的是真诚的付出而不求回报这种觉悟。

      ②家风的承传至关重要。曾国藩先生,官位到四省的总督,但是他的家规,是所有孩子的家活、自己份内事统统自己动手,所以曾国藩先生的后代到现在几百年了,不衰!所以一定要让子孙习劳,一个不勤劳会延伸出懒惰、依赖、不懂得感恩——很多的坏习性。

      4、古代圣哲人有何孝心感应的事迹?

      一犬不至,群犬不食: 
      宋朝时,有个读书人叫陈昉,他们已经十三世的子子孙孙都一起同住,家里有七百余口人。他们也非常遵守祖宗的遗训,都不分家,而且都不请佣人,所有的活都自己干。每次吃饭都是七百口人聚在一起吃。他们家养了差不多一百只狗左右,这一百只狗一定要到全部都到了才开动,有句话就是叙述这个情况,叫“一犬不至,群犬不食”。

      拜虎岗: 
      明朝时,有个读书人叫包实夫,路上遇到一只老虎,要吃他,这个包实夫没有惊慌,很诚恳地就跪下来跟老虎说:我被你吃是我的命,但是因为现在我有七十多岁的父母要奉养,可不可以让我奉养完父母,我再来让你吃。这个老虎就走了。当地的人就把那个地方取了个名字,叫“拜虎岗”。

      孝子免难: 
      元朝时,有个读书人叫李忠,是个孝子,闻名全国。那个时候,他居住的村落发生大地震,所有的房子全部都倒塌,震央震过来全倒。到他们家的时候,震央变成两条,然后倒他们家经过以后,两个震央又合成一条。这是历史上记载的事实。

      5、人和人之间该如何和睦相处? 
      平等对待。平等对待,人心平;人心平才不会有纷争。

感恩各位老师、学长!
学生Pc00100顶礼敬上

分享文章   09.04.01 
------------------------------------------------------------

尊敬的老师、学长们:大家好! 
      蔡老师在《细讲弟子规》第16集里主要讲了:1.孝经云:「教民礼顺,莫善于弟」,孔夫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从哪些事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礼貌的重要?反之,人若没有礼貌有哪些影响?2.「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孝与弟之间有何关系性?从哪些事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兄友弟恭」的真谛?3.古人云:「富不过三代」,如何才能让财富绵延子子孙孙?4.古代圣哲人有何孝心感应的事迹?5.人和人之间该如何和睦相处?下面我根据老师所讲的主要内容写出心得与大家分享。谢谢。 
      1.孝经云:「教民礼顺,莫善于弟」,孔夫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从哪些事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礼貌的重要?反之,人若没有礼貌有哪些影响?这里讲的「弟」同于「悌」,包含兄友弟恭,包含尊敬长辈的礼节态度。在家兄弟姐妹友爱,礼貌相待,出外与人交往能把这态度带出去;假如在家吵吵闹闹,不守礼节,出去也不会很有规矩,所以说,为人处世在家里养成。所谓「门当户对」最重要的是家教、是德行。《孝经》里面有一段很重要的教诲,「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教导人民如何亲爱他人,如何关怀他人,没有比教孝更有效果的,莫善于孝;教导人民有节有度,「教民礼顺」,懂得尊敬他人,没有比教悌更好的方法,莫善于悌。所以「悌」还包含一个礼节的教诲,孔夫子也说「不学礼,无以立」,没有礼貌很可能在人群当中无法立足。 记得我小的时候,母亲总提醒我:“对人要有礼貌,见到长辈邻居、我们单位同事都要根据他们的岁数大小叫他们,对人有礼貌好,对人有礼貌才有好人缘,别人才喜欢你;对人没礼貌,见到长辈都爱瘩不理,长辈们对你没好印象,就不会喜欢你了”。 
      2.「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孝与弟之间有何关联性?从哪些事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兄友弟恭」的真谛?『兄道友,弟道恭』,兄弟是同气连枝,血浓于水,是同一个父母所生,所以兄弟很有可能是陪我们一生走过最长路的亲人。『兄弟睦,孝在中』。兄弟姐妹之间和睦相处,父母才放心,孝也就在这里了。在晋朝的时候,有个小孩叫做庾衮,刚好他们村落有瘟疫。他的兄弟已经死了几个,另外有一个兄弟已经病床在卧,他的所有的长辈要带着一些孩子要赶快离去。结果这个庾衮不愿意走,他说:我不能放下我的兄长不管。他的长辈一再劝说:这个太危险了,我们走!他就跟这些长辈说:我天生不怕病,你们就让我留下来!他的长辈拗不过他,就走了。这么小的孩子亲自帮他哥哥熬药,常常半夜还在另外兄长的灵前,在那里痛哭,在那里感伤。由于他这分对兄弟的友爱,他的哥哥奇迹似的好过来。诸位朋友,为什么这个病可以好过来?这种友爱、这种关怀一定会让他的哥哥免疫系统上升。中国人对待病毒不是跟它打仗,好像跟它势不两立,中国人叫「解毒」,中国人不叫「消毒」。当我们的心念很纯正,自然病毒就会慢慢转化掉。所以,爱心可以解毒,慈悲心也可以解毒。后来他的长辈、他的父母回来了,看到他们兄弟还存活,都非常的欣慰。记得我在二十多岁时,有一次体检,医生怀疑我有病,建议我过一星期后再去复查.母亲知道后,对我非常关心。她说让我这一周不要离开她一步,这一周她要照顾我,并对我说:“我甘愿把我的好身体都给你,我不在乎我自己的身体,只要你好……”。我非常受感动,我老老实实听从母亲的一切指挥,七天没离开妈妈半步,妈妈始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我跟妈妈度过了这一生都难以忘怀的七天。七天后,我去复查,最后结果:“没事了,全部正常。”那是慈母无私的爱,转化掉了所有毒素,圆了蔡老师讲的:爱心可以解毒,慈悲心也可以解毒。 
      3.古人云:「富不过三代」,如何才能让财富绵延子子孙孙?让子子孙孙都真正有福、有慧,那才是本事,不能只是积财给子孙,圣贤们曾说:「积财伤道」。钱是通财,中国人说「有水斯有财」,水假如水不流动,就会发臭,钱假如不流动,就会发生副作用。曾国藩先生,他在清朝,算是汉人当中当官当得最大,当了四省的总督,管理四省的总督。位已经这么高了,但是他的家规,是所有孩子的家活、自己份内事统统自己动手。这个决定重要!所以曾国藩先生的后代,到现在已经几百年了,不衰!台湾有一位他的子孙,也很成功,叫曾仕强,也常常到各地去演讲。所以家风的承传至关重要。 
      4.古代圣哲人有何孝心感应的事迹?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个读书人叫包实夫,他也是在私塾教学,在告一段落的时候,他要回到家里去看他的父母。结果走在路上遇到了一只老虎,马上就把他咬起来,带到另外一个地方,准备把他吃掉。这个包实夫并没有惊慌,古代读书人知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面对生死不恐慌。但是很诚恳的就跪下来跟这个老虎说:我被你吃是我的命,但是因为现在我有七十多岁的父母要奉养,可不可以让我奉养完父母,我再来让你吃。这一片孝心让最凶猛的老虎都感动了,这个老虎就走了。所以当地的人就把那个地方取了个名字,叫做「拜虎岗」,就是纪念包实夫在那里求这个老虎,希望让他能回去奉养父母。连最凶恶的老虎都可以感动,那最忠诚的狗还有什么困难!不只是动物可以感动,不只是植物可以感动,天地万物都能感动,所谓「万物交感,以诚以忠」,真诚到极处,天地都会感动。 
      5.人和人之间该如何和睦相处?人和人之间和睦相处关键在平等对待。平等对待、平等照顾,不能偏爱,如果偏爱一方,另一方心会不平,迟早就会有纷争。如若对一个孩子太溺爱,他会愈来愈自私,是害了他,被忽略的孩子,内心很不平衡,有时会变得很消极,两边都害了。昨天(3月31号),在单位上班,一位老顾客(年过七十多岁的老人)又来我超市,我对她老人家说:“您好!您又是买这么多(笑)”。老人苦笑道:“咳,都是给儿子、孙子们买的吃的,这么给他们花,还没捞好,说我偏向,对我有意见。”(老人叹着气,显出无奈的表情)。我对老人家说:“我总听您对我说:「我的小儿子没工作,这是给他买的好吃的送给他」,您的小儿子不是有病不上班,是懒。您那么大岁数还总为他操心、劳神,偏向他,其它孩子、孙子看到肯定心不平,会有抱怨(老人点头),您做错了,您应该平等对待儿子们和孙子们,您更应该教育他们提高个人素质、增长品德,人品很重要,教他们孝养老人才对,而不是您总伺候他们,您做颠倒了,您这样做不是爱他们,是害了他们,您要这么错下去,永远不会有好结果的,您慢慢想想,我说的对不对?”老人很劲点头说:“对,我知道了,明白了,是我做错了,我太偏向小儿子了,没培养他们孝养老人,尊敬老人,造成现在这种局面,唉!我以后该注意了,明白该怎样做了,谢谢你,总来给你添麻烦,真对不住你,我先走了”。我向老人笑者道别,看到老人边走还边自语:对,该让他们学会尊重、孝养老人了。
00087合十敬上
分享文章   09.04.05 
------------------------------------------------------------

      通过学习蔡老师在这节课,我们了解到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教民礼顺,莫善于弟”; 兄友弟恭孝在中;财富绵延子子孙孙的秘诀就是财钱及时散出;古代圣哲人的孝行感天动地;平等对待人才能和睦相处。 
      一、教民礼顺,莫善于弟 
      《孝经》里面有一段很重要的教诲,「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教导人民亲爱和关怀他人,没有比教孝更有效果的,莫善于孝;教导人民有节度,「教民礼顺」,让人民懂得尊敬他人,没有比教悌更好的方法,莫善于悌。所以「悌」还包含一个礼节的教诲,孔夫子也说「不学礼,无以立」。 
      (一)蔡老师常常遇到长辈的提携。蔡老师小时候就养成一个好习惯,只要长辈到家里来,不管他在做什么事,一定会跑到他们面前来,然后跟他说:叔叔好!阿姨好!孩子有礼貌,大人绝对非常欢喜,还会遇到长辈的提携。 
      (二)有礼貌能遇上贵人。孩子有礼貌,走到哪儿就赢得众人对他的疼爱,他将赢得非常多的助力,懂礼让能让人生的路顺畅,不会出现冲突。家长一定要重视这些影响孩子一辈子重要的德行,就先从家庭当中来落实友爱,落实礼节。 
      (三)人若没有礼貌会有很多的阻力。假如人与人的相交往没有礼节,人与人就会自私自利,就可能发生冲突,没有礼貌很可能在人群当中无法立足,孩子假如没有礼貌,不只不会遇贵人,不只不会有很多助力,在言语、行为当中还会形成很多的阻力。 
      二、兄友弟恭孝在中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兄弟是同气连枝,血浓于水,是同一个父母所生,所以兄弟很有可能是陪我们一生走过最长路的亲人。法昭禅师描述兄弟情谊的词「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值得我们好好深思。 
      (一)结拜大哥兄弟姐妹友爱。蔡老师的一位结拜大哥,他的兄弟姐妹也特别友爱,有时间,兄弟姐妹都会主动陪伴他的妈妈。在前几年妈妈去世了,蔡老师去参加告别式,看到他的甥侄辈素质都非常的好,因为他们兄弟这么友爱,就已经给了下一代很好的榜样,兄友弟恭「留与子孙作样看」。 
      (二)庾衮的兄弟之情传为佳话。晋朝的庾衮,他的村落有瘟疫。已经死了几个弟兄,还有一个兄弟已经病床在卧,长辈要带着未生病的孩子离去。庾衮却坚决留下照顾生病的哥哥。这么小的孩子亲自为哥哥熬药,他还常半夜到另外兄长的灵前痛哭,由于他对兄弟的友爱,让哥哥免疫系统上升,奇迹般的好过来。当我们的心念很纯正,自然病毒就会慢慢转化掉,爱心和慈悲心可以解毒。 
      (三)忠臣和孝子必然兄弟友爱。有一次李积生病,御医说需要人的胡子做药引,唐太宗马上把他的胡子削下一段,拿给御医。这件事传到李积的耳中,李积马上跪在皇上面前,感谢皇上。李积探望生病的姐姐,亲自帮她煮粥,因为风很大,不小心火烧上胡子来,他的姐姐看到了说:弟弟,你这是何苦!家里的佣人这么多,你就请他们做就好了,不要自己在那里这么辛苦。李积就说:姐姐,你的年纪都这么大了,我不知道还有多少机会能够为你服务。所以诸位朋友,李积在煮粥时内心是充满感恩的心,时时都记住姐姐给予了他多少的扶持。 
      (四)姐对弟弟的友爱。一次蔡老师生病,要吃中药,他的姐姐就在校外每天早晚熬中药,然后端着这碗热腾腾的中药,送到蔡老师的宿舍,蔡老师说看到那一幕,病都快好一半了,赶快跑出来喝下充满姐姐关爱的这碗中药,他们姐弟之情很深,确实也让父母非常放心,所以『兄弟睦,孝在中』。 
      (五)先生与弟弟友爱孝在中。末学的先生毕业以后,不到二十岁的年龄,就将自己九岁的弟弟接到城市,让弟弟接受最好的教育,一个大男孩,带着一个儿童实在是不容易,当兄长,又当长辈,在先生的照顾下,弟弟免试进入初中学校,并供养弟弟完成学业。弟弟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工作,也成立了家庭,每当提起自己小时候哥哥当过自己的老师,那种感恩之情就表现在他的言语和动作上,婆婆看在眼里,心里总是美滋滋的,先生对兄弟的友爱孝心就包含在其中了。 
      三、财富绵延子子孙孙的秘诀就是财钱及时散出。人很有钱,又有权势的时候,他只要没有原则,家道必然在几代之内绝对会败掉。如大多数的商人家风往往两三代就败掉了,因为人一有钱瞧不起读书的人,财大气粗的作为让小孩全盘吸收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就有余殃降临。钱是通财,中国人说「有水斯有财」,水假如不流动就会发臭了!钱假如不流动,就会发生副作用。所以钱财也要及时散掉,这样财富可以绵延子子孙孙。 
      四、古代圣哲人的孝行感天动地 
      (一)包实夫的孝心让凶猛的老虎感动。明朝的包实夫在私塾教学,在他去看父母的路上,遇到了一只老虎。包实夫知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面对生死不恐慌。很诚恳的跪下来跟这个老虎说:我被你吃是我的命,但是现在我有七十多岁的父母要奉养,可不可以让我奉养完父母,我再来让你吃。这一片孝心让最凶猛的老虎都感动了,老虎走了。不只是动物可以被感动,植物也可以被感动,天地万物都能感动,所谓「万物交感,以诚以忠」,真诚到极处,天地都会感动。 
      (二)李忠的孝行使他避免一场劫难。元朝的李忠,他的孝行已经闻名全国,刚好他所居住的村落发生大地震,震央震过来房子全倒了,到他们家的时候,震央变成两条,经过他的家后,两个震央又合成一条。所以《中庸》里面有讲到「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他的孝行让他避过劫难,我们要相信这个真理。 
      五、人和人平等对待就能和睦相处。「兄弟睦,孝在中」,人与人如何和睦相处?和睦相处是结果,因在「平等对待」,才能赢得和睦;平等对待,「平」所以人心就平,人心平才不会有纠纷产生。所以,教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抓住一个原则,绝对要平等的照顾,因为人心不平迟早就会有纷争。

惭愧末学感恩,合十

分享文章   09.04.12 
------------------------------------------------------------

      1.孝经云:「教民礼顺,莫善于弟」,孔夫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从哪些事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礼貌的重要?反之,人若没有礼貌有哪些影响? 
      礼貌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待之以礼,报之以敬,和谐相处,如沐春风。蔡老师从小就谦逊懂礼,所以多遇贵人。我以前却一直反感所谓“吃人的礼教”,常常菲薄圣贤,目无尊长,毫无礼节,独来独往,率性而为,不管人家。上学时,因为学习成绩还可以,倒也没觉得什么,一踏进社会,就感到诸事不顺。从前大家只是把我当作孩子,都比较宽容,而工作后就算大人了,得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仍象原来一样孤傲,别人是敬而远之。熟人或许尚会谅解,但在新的单位,面对陌生的同事,他们可就难以接受了,尤其是领导,实在无法留下好的印象。即使我开始学习传统经典,立志重新做人,誓改前非,还是有着诸多不如意,究其因,很简单,还是无“礼”。当我发心要善待一切生命,连蚊子、蚂蚁也不忍伤害时,同事们依旧对我抱有很深的成见,只因我很少融入他们的圈子,甚至难得有笑容,看到的是这样那样的缺点,觉得他们可怜迷惘又执着,简直不可救药。其实是自己障住了眼,看不到别人的闪光处,没有提起真正的诚恳、谦恭与礼敬。 
      2.「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孝与弟之间有何关联性?从哪些事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兄友弟恭」的真谛?
兄弟同根,孝敬父母一定会友爱兄弟,而友爱兄弟必定会孝顺父母。说实话,我现在羞于说自己正在学传统文化,更忏悔原先因父母不愿和我一起看教育光盘而生起的不悦心。前些年老家搞开发,祖坟全部迁到离家约十公里外山脚下的公墓后,父母年年不忘去上坟祭祖,清明前总要按老规矩准备好些东西。母亲腿脚不是很灵便,但她说只要还能走得动,就一定要去敬敬老祖宗,并说要找机会拉着我的侄女一起去认认,免得将来忘了。伯父伯母的坟在另一个区,父母亲祭完祖宗后,总忘不了也去看看。我常常想去,却每每找这个借口那种理由推脱,至今只去过一次。 
      老家房子的东面墙外杂草很多,父亲靠墙浇了段宽三十公分左右的水泥路,嫂子总嫌太窄,走路不方便,虫草还是很多,想再浇宽点,提了很多次,父母亲却始终不同意。母亲说,这路再浇过去就对着二伯父家的大门,二伯母生前在的时候就没答应浇宽,不能他们人不在了就浇宽,对不起他们。我原本也并不以为然,想着都是过去的事,现在堂姐已经同意浇了,何必揪着当初那根筋呢?如今回头想想,越来越佩服父母,自己实在枉读圣贤书。 
      3.古人云:「富不过三代」,如何才能让财富绵延子子孙孙? 
      原来说“富不过三代”,父亲创业,儿子跟着吃过苦,知道艰难,明白惜福,孙子从小养尊处优,只会大手大脚化钱,就毫不懂得珍惜,所以往往到第三代就开始衰败。而今富却可能一代也保不了,以前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今是人人爱财,不择手段。为富不仁,必多藏而厚亡。易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范蠡不是靠拼命敛财成为财神的,是三聚又三散,财越舍越多而被人所供奉的。钱财俗称通货,是流通之物,惟乐善好施,德泽广被,财富才能绵延子子孙孙。 
      4.古代圣哲人有何孝心感应的事迹? 
      明朝的包实夫因孝感动老虎不忍吃他,元代地震震央越过孝子李忠家使其房屋得以保全,朱寿昌辞官寻母在茫无头绪杳无音讯中因孝得遇,丁兰刻木一片真心感得母像竟流泪,王祥卧冰冬天居然有鲤鱼跃出,孟宗哭竹竟然真的长出了竹笋,姜诗孝心山泉自行流到了家门口,大舜至孝连大象小鸟都来帮忙耕种。我相信一个正人君子绝对不会随便欺骗人,即使象我虽称不上君子,也绝不会不敢任意骗人,何况古圣先贤,何况念念不忘为子孙造福的祖先,他们怎么可能用虚构的故事来骗后代子孙呢?我坚信:孝,不仅能感动人,也一定能感动天地;不但古时有,现代一定也会有;不仅古人能做到,我们一定也能做到。 
      5.人和人之间该如何和睦相处? 
      和睦相处,要在平等对待,不分贵贱,无论亲疏,果能一平如水,则成圣成贤也。平当先平己之心,所在单位乃服务行业,客户为上,笑脸相迎,欢声相送,目光亲切,语气柔和,句句用请,步步到位,做人做事按理本应如此。然未闻圣贤之教,无弟子规之根,利字当先,手段为崇,录音录像,检查凭据,神秘访客,直下判决,如对寇雠,如审人犯。初观似颇有效,却常令人惶惶,送声未绝,骂声扬起,不求有功,但愿无过,苦为稻粱谋,岂甘心情愿,不平难安,多惊常惧,身心交瘁,叹之惜之。贤者云:以利相交者,利尽而交疏;以势相交者,势倾而交绝;以色相交者,花落而爱渝;以道相交者,天荒而地老。

分享文章   09.04.13 
------------------------------------------------------------

      1.孝经云:「教民礼顺,莫善于弟」,孔夫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从哪些事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礼貌的重要?反之,人若没有礼貌有哪些影响? 
      《孝经》里面有一段很重要的教诲,「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教导人民如何亲爱他人,如何关怀他人,没有比教孝更有效果的,莫善于孝;教导人民有节有度,「教民礼顺」,懂得尊敬他人,没有比教悌更好的方法,莫善于悌。所以「悌」还包含一个礼节的教诲,孔夫子也说「不学礼,无以立」,没有礼貌很可能在人群当中无法立足。
有礼貌的重要性。孩子有礼貌,走到哪儿就赢得众人对他的疼爱,长辈的提携,也会赢得很多助力。懂礼让才能让人生的路顺畅,不会起冲突。我们就先从家庭当中来落实友爱,落实礼节。所以教孩子做人做事的态度很重要,不能再拖了,孩子都太大了,习惯又成自然;许多事刻不容缓。所以一定要重视这些影响孩子一辈子重要的德行,他将赢得非常多的助力。 
      孩子无礼,人生就会有很多阻力。假如人与人的相交往没有礼节无礼的话,人与人就会自私自利,就可能发生冲突。 孩子假如没有礼貌,不只不会遇贵人,不只不会有很多助力,在言语、行为当中还会形成很多的阻力。 
      因受父母的熏染,末学从小懂得一点礼貌,所以末学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遇到很多的长辈提携与帮助。正因为这样末学也重视女儿德行,虽然末学不能经常与女儿在一起亲子互动,但是每次与女儿相见时都非常重视机会教育,教导她做人做事的态度与力行。因此女儿在所有的家族当中赢得众人对他的疼爱。在学校也赢得老师对她的爱护。 
      2.「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孝与弟之间有何关联性?从哪些事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兄友弟恭」的真谛?
兄弟睦,孝在中。兄弟是同气连枝,血浓于水,是同一个父母所生,所以兄弟很有可能是陪我们一生走过最长路的亲人。法昭禅师曾经写了一篇描述兄弟情谊的一首词,叫做「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这首诗词值得我们细细去品味。关于这一点,末学深有感触。虽然末学比哥哥小很多,但是由于哥嫂常年做豆腐很辛苦,末学在物质生活经常给予补助。在前些年,我与妹妹的土地一直给哥哥种植,目的就是想让哥嫂不要那么辛苦,所以哥嫂谈到此事我们都回绝了。因此哥嫂经常在末学面前说这些年对不住我们姐俩,作为长兄没有做到本分还让我们照顾他们,心中总是很惭愧。但是由于末学真心的力行「兄弟睦,孝在中」,因此哥嫂也非常感动。 
      杨淑芬老师在家族当中带头示范,真心付出,赢得甥侄辈对她非常孝顺。 杨淑芬老师说确实兄弟姐妹是同气连枝,她就会去想到怎么样让父亲非常的欢喜快乐。她说唯有子孙贤孝,子孙都有很好的发展,才能让她的父亲非常宽慰。由于她有这一分心,希望她父亲、母亲这棵大树枝叶能够愈来愈茂盛,所以她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教导她的甥侄辈读圣贤的经典,还写书法。由于她有这一分心,他们的下一代非常优秀,非常孝顺。 
      蔡老师结拜的大哥兄弟姐妹特别友爱。只要有时间,不用相约都会主动回到父母亲的身边。在他妈妈去世的告别式上,看到他的这些甥侄辈素质都非常的好,因为他们兄弟这么友爱,就已经给了下一代很好的榜样。所以兄友弟恭一定可以「留与子孙作样看」。 
      庾衮对兄弟之情胜过自己的生命。 
      晋朝的庾衮,刚好他们村落有瘟疫。他的兄弟已经死了几个,另外有一个兄弟已经病床在卧,长辈要带着一些孩子离去。庾衮不愿意走留下来亲自帮他哥哥熬药,常常半夜还在另外兄长的灵前痛哭、感伤。由于他这分对兄弟的友爱,这种关怀一定会让他的哥哥免疫系统上升,他的哥哥奇迹似的好过来。当我们的心念很纯正,自然病毒就会慢慢转化掉。所以爱心可以解毒,慈悲心也可以解毒。 
      一个人的德行都是从孝跟悌建立起来的。 唐朝有一位大臣叫李积,有一次他生病,御医就说需要人的胡子做药引,唐太宗听完,马上用刀子把他的胡子削了一段下来,拿给御医。这件事传到李积的耳中马上跪在皇上面前,感谢皇上这么对他推心置腹。 
      李积去探望生病的姐姐,亲自帮她煮粥。因为风很大,不小心火烧上胡子来,他的姐姐在旁边看到了,就说:弟弟,你这是何苦!家里的佣人这么多,让他们做就好了,不要自己在那里这么辛苦。李积回答说:姐姐,你的年纪都这么大了,我不知道还有多少机会能够为你服务。所以李积在煮这个粥的时候,内心是充满感恩的心,时时都记住姐姐陪着他成长过程给予他多少的扶持,他都记在心上。 
      3.古人云:「富不过三代」,如何才能让财富绵延子子孙孙? 
      俗话说的「一家饱暖千家怨」。你们家这么有钱,旁边的邻居都快要饿死了,你还不去救济他,他们已经对你颇有怨言。人很有钱,又很有权势的时候,他只要没有原则,家道必然在几代之内绝对会败掉。所以积财就伤道,伤做人的本分,「积财伤道」。所以钱是通财,中国人说「有水斯有财」,水假如不流动就发臭了!钱假如不流动,就会发生副作用。所以有钱财要及时散掉,这样才能让财富延绵子子孙孙。 
      4.古代圣哲人有何孝心感应的事迹? 
      包实夫的孝心感动凶猛的老虎。明朝的包实夫在私塾教学,在他回家去看他父母的路上。遇到了一只老虎准备把他吃掉。因为他知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面对生死不恐慌。很诚恳的就跪下来跟这个老虎说:我被你吃是我的命,但是因为现在我有七十多岁的父母要奉养,可不可以让我奉养完父母,我再来让你吃。这一片孝心让最凶猛的老虎都感动走开了。所以不只是动物可以感动,不只是植物可以感动,天地万物都能感动,所谓「万物交感,以诚以忠」,真诚到极处,天地都会感动。 
      李忠孝行让他避过这个劫难。元朝的李忠,他是孝行已经闻名全国,刚好他所居住的村落发生大地震,所有的房子全部都倒塌,震央震过来全倒。到他们家的时候,震央变成两条,然后到他们家经过以后,两个震央又合成一条。所以《中庸》里面有讲到「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所以他的孝行必然让他逢凶化吉避过这个劫难。 
      5.人和人之间该如何和睦相处? 
      人和人平等对待就能和睦相处。比方说陈昉的家族七百人,相处的和睦。人家能包容七百个人,那可是大学问!和睦相处是结果,因在「平等对待」,才能赢得和睦;平等,因为「平」所以人心就平,人心平才不会有纠纷产生。所以教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抓住一个原则,绝对要平等的照顾,因为人心不平迟早就会有纷争。
惭愧 末学pc00333 感恩 敬上

本网注:感谢诸位老师、同学的学习心得分享,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及理念!

 
本文编号:20090515213514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上页 

返回 文摘分享  

 
说明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以上汇编之经典文化教育分享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四方,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知见、观点;
作为公益性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网站,链接、转载或内容若有侵权,敬请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欢迎您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与体会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