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文摘分享 - 正文
 
 

读书会分享(五十九)

作者:网络学院  

时间:2009-7-11  

摘自  
 
    说明:本周学习内容为蔡礼旭老师主讲的「细讲《弟子规》」(蔡礼旭老师2005主讲,编号52-116)第十九集,听完讲课后,请诸位老师将自己的心得、经验、感言等以文章方式分享(跟贴)于此贴子之下。此线上的读书会希望有助于个人修学、亲子互动,有利于培养自己和下一代正确的幸福人生观。

研讨内容重点如下

1.「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可用在哪些地方?
2.为何要称呼长辈而不直接叫名,有何重要性?
3.「对尊长勿现能」是什么意思?孩子学才华的目的是什么?
4.如何引导孩子行鞠躬礼?
5.大人之间如何正确地行见面礼?
6.当我们在车上、路上遇到长辈或是送客时,该用什么礼仪对待尊长?

分享文章   09.05.07 
-----------------------------------------------------------

      1.「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可用在哪些地方? 
      这句经文是教我们,家里来了客人我们要热情的招呼客人,先请客人坐下,倒上水让他少等一下,自己马上去叫父母,假如父母没在,就要告诉客人父母没在,什么时候能回来,看客人是等一会还是改天再来,或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自己可以代为传达,等等,这样做才比较圆满。其实从这一点上看,他是教我们接待的礼仪,无论在工作单位,政府机关和社会生活中,都有很多接待的礼仪,一个人在家懂得待人的礼仪,对人有恭敬心,能够处处看到别人的需要,这样走向社会才能游刃有余,所以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所以待人处事要从小学起,从家庭做起,懂礼,学礼,让恭敬的态度慢慢内化成自己的存心,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2.为何要称呼长辈而不直接叫名,有何重要性?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要称呼他叔叔,伯伯,阿姨,不能直呼其名,这是对尊长的尊敬,在古代只有父母和老师才可以叫他名字,可见直呼其名是对人的不尊敬,所以要教孩子从小对人起恭敬之心,礼貌待人,走向社会对老师,领导和比自己年长的人,也不能直呼其名,这是对人尊起码的礼节,敬人者人恒敬之,懂得处处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3.「对尊长勿现能」是什么意思?孩子学才华的目的是什么? 
      在长者面前不要显示自己的才华,要养成谦卑的态度,只有谦虚的人才能无往不利,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人不谦虚就会起傲慢之心,傲慢的人心情大多很浮躁,障碍了他的好学之心,所以将来就很难有大的成就。
孩子学习才华,技能不是为了与人攀比,在别人面前显示,他的才华也不是他自己学习得来的,是在许多人的帮助下才取得的,我们做父母的要引导孩子要有志向,学习的才华要造福人群,服务于社会国家,这样他学起来一定和别人有所不同,有了志向心才能定下来,不与人攀比,不患得患失,在遇到困难时就会不断鼓励自己克服困难,走出困境。成就自己的理想和事业。

      4.如何引导孩子行鞠躬礼? 
      鞠躬是见面时的礼节,现在一般都是握手,但是遇到老师或长辈还是要鞠躬,这是对尊长的尊重,教孩子行鞠躬礼是要孩子从小培养恭敬心,对尊长恭敬才能对他人恭敬,才能对一切事一切物恭敬,现在孩子大都受家长宠爱,对人没有礼貌,所以家长一定要从自己做起,亲师配合一起教导孩子,大人做好了自然会影响孩子,感动孩子,另外老师和家长也要正确的引导孩子,让孩子明白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没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都在用自己不同的方式奉献着社会,不管什么人,或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受到人的尊重,特别是孩子他还不能服务于社会,更应该感恩别人的付出,尊重每一个人,孩子懂得了这些道理,恭敬之心自然升起,鞠躬行礼就不再是什么难事了。

      5.大人之间如何正确地行见面礼? 
      现在大人之间见面一般都行握手礼,握手首先要注意次序问题,上下级之间要上级先伸手,下级才能相迎,遇见长辈也要长辈先伸手,男女之间要女士先伸手,这也是对女士的尊重,第二是态度,握手时眼睛要看着对方,不能东张西望,或心不在焉,不能太用力或抓住不放,特别是对女士更要轻握,注意握手的位置,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再次是相互介绍,介绍的顺序正好和握手的顺序相反,应先把晚辈,下级,男士,介绍给长辈,上级,女士,给人名片时要双手递给对方,要让人方便的看到名片,不要递反了,接人名片时也要双手接过,看清楚后再称呼对方,要称呼对方职务,这样才会让对方感到受尊重。

      6.当我们在车上、路上遇到长辈或是送客时,该用什么礼仪对待尊长? 
      当我们在路上遇见长辈时,要主动向前向长辈问好,假如我们在车上遇见长辈也要马上下车再问好,不能连车都不下只打个招呼,那样是很不礼貌的,如果我们正在忙工作,也要先停下来跟长辈问好,家里有客人时不要老是看表,那样会让客人误会你在赶他们走,或是很不耐烦的样子,当客人要走时要适当的挽留,送客人时最好是送到楼下,最起码也要送到楼梯口,让客人感觉很受尊重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对尊长一定要目送他离去,直到看不见为止这是对尊长的尊重和感恩。

学生:pc00649敬上

分享文章   09.05.12 
-----------------------------------------------------------

      下面是学生学习《细讲弟子规》第十九集的报告,如有错误,请老师、学长慈悲指正!感恩!

      1、“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可用在哪些地方? 
      可以广泛运用,可以解成接待客人的礼仪。 
      家庭接待之礼: 
      客人走到门口,向客人鞠躬问好——客人要走进来,需要放拖鞋的话,拖鞋要放得让客人可以顺势穿上——客人进来,请客人坐,然后倒水,请客人喝。

      在学校: 
      不符合礼貌的态度是——看到隔壁班老师走进来了,学生站在原地就开始放大嗓门:老师,隔壁班老师找你。
正确的做法:“老师,您等一会儿,我去叫我们老师过来。”

      在公司: 
      假如有人来找他的朋友或者找上司,应该是先请客人坐,倒一杯水,“我去先看看经理忙不忙,您先等一下”。等去了,一看在开会,请示一下,说可能还再十分钟、二十分钟,再过来跟他讲一下,让客人的心里也有所准备。所以,处处符合礼仪,处处就让人家很舒服的感觉。 
      这个接待之礼,不仅在家里、在学校、在公司里面,甚至于在政府机关。而政府机关接待的很多可能是各国的重要的人,或者是他们国家的人民。假如政府单位做事的公务员都不符合礼节,那可能脸会丢到国外去,而且也会让他自己的人民对他失去信心。所以,礼确确实实很重要,孔老夫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2、为何要称呼长辈而不直接叫名,有何重要性? 
      “称尊长,勿呼名”,称呼长辈,不要直接把他的名字叫出来,也是一种恭敬之心。“姐”、“哥”不要小看这种称谓,叫久了愈叫愈亲;假如直呼其名,比方夫妻在称呼的时候,都三个字、三个字叫,叫久了,气氛就愈来愈冷淡,甚至于会愈来愈火爆都有。应该对尊长是以“叔叔”“伯伯”、“阿姨”来称呼。出社会了,我们也以比方说“陈经理”、陈董事长“‘这样去称呼。人家听了舒服,也不至于冒犯他人。

      同事跟同事之间,比方说我们当老师,在孩子面前不要直接说“某某老师”,因为这样也是都在称老师的名字。应该称“陈老师”,“蔡老师”,这也是做个示范给孩子看。虽然我们大人之间称呼可以亲昵一点,但是小孩他还要从小学习谦恭的态度。

      称呼是树立长幼尊卑的态度。

      3、“对尊长,勿现能”是什么意思?孩子学才华的目的是什么? 
      “对尊长,勿见能”,在长辈面前,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学习才华,目的到底为何? 
      假如都是为了跟别人攀比,好面子,那孩子这些才艺学了之后,不单没有什么大的好处,因为学杂了就学不扎实;不单没有好处,还可能沾染了虚华的风气,学了之后,常常想要去跟别人炫耀。所以我们家长的态度至关重要。 
      应该引导孩子要有志向,假如他是学艺术的,学了艺术这个才华要能造福人群,所谓社会国家者,应该是互助之体也,每个人奉献他的能力跟才华来利益团体。所以我们会引导他,比方说李叔同先生作的曲子,现在还不断陶冶人的性情。你要学音乐,也要像李叔同先生这样,要立定高的志向,要能“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用音乐来改善社会风气。当我们是这样去引导,他又有志向,相信他的学习一定会跟其它的人有所不同,当他只是为了炫耀,这个孩子学这一门才华,绝对会遇到瓶颈而不能突破。因为当他喜欢跟人比来比去,他就患得患失,情绪化会很严重,到时候就爬不上去。但是他有志向的时候,他会不断鼓励自己向前,所以志向已经决定了整个成败的关键。

      读书应该志在圣贤。像范仲淹那样,读书的目的是要找到一个、要掌握一个可以为人民服务的机会,那种心境跟只为了功名读书的人,念出来的效果绝对不一样。所以教育在“慎于始”,慎于一开始,引导孩子学习才华、技能,要有正确的观念。

      不可以“见能”是长养谦卑的态度。《易经》里面提到“谦卦,六爻皆吉”,《易经》的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有吉凶参杂,只有一个谦卦——六爻都是吉;《书经》里也提到“满招损,谦受益”。
一个孩子懂得谦卑,是可以无往不利。 
      所以,我们从小要时时提醒孩子常存谦虚。因为纵使我们今天的才华再高,这个才华也不是靠自己形成的!是在成长的过程,非常非常多的人给与我们照顾、提携。所以愈有才华,我们应该愈能感念这么多人对我们的付出,有这样的心境自然就不会傲慢。所以“对尊长,勿见能”。

      4、如何引导孩子行鞠躬礼? 
      就像蔡老师讲的那位母亲那样,要“慎于始”,还要有耐性,还要给孩子讲明道理。

      (末学每天早晚跟公公问好比较自然了,每天下班回来进屋跟家人打招呼,听来也不再是强迫自己喊出来的那种声音,丈夫、公公也好像都习惯了,我自己也是,要是不打招呼就觉着不舒服。现在早晚跟公公问候当中,我也请公公接受我对他行礼,我跟公公说“您这是帮我的忙,就是帮助我折伏自己的傲慢心”,我知道公公是很乐意帮人忙的,果然听我这么说,看到我鞠躬就没有见怪,好像每天到时候就自然地等着我这样做,反而我倒不自然,做出的那个动作,不是太难看了就是太快了。 
      在外人看来好像我很柔和,实际上我很是倔强、宁折不弯、不会说软话,特别是在跟公公、跟丈夫相处的时候——不肯乖乖地低姿态!就算低姿态也不肯低到底,所以对着公公那一躬鞠下去的时候,我跟自己的不老实也在较着劲。

      上几个月开家长会的时候,我带着女儿向他们老师鞠躬,那个心是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充满了恭敬的。我回家向父亲鞠躬,心里也没有话说的。对公公——就像蔡老师讲的那样,自己就是要从外慢慢内化成存心!——彻底把自己心中对公公的不敬扫荡干净!)

      5、大人之间如何正确地行见面礼? 
      面对长者,我们可以鞠个礼,平辈的话,就很自然鞠躬。

      现在很多场合是用握手打招呼。 
      握手礼仪:①“顺序”——应该是长辈或上司先伸手,晚辈或者下属再伸手;男生跟女生,是女生先伸手,男生再伸手。②握手的“态度——眼睛要直视对方,握的力气不要太大,握的位置要把握好,还要注意握的时间不可以太长。③握完手以后,互相介绍的顺序跟握手的顺序相反。④在介绍过程,递名片时要双手递给人,递的时候要看好哪一面面向朋友。接名片,一定要先把姓看好,然后把名片注意放好,不要随便放在餐桌上或者容易弄脏的地方。当我们处处有礼,就留给人家很好的印象,就跟人家搭起一个友谊的桥梁。

      6、当我们在车上、路上遇到长辈或是送客时,该用什么礼仪对待尊长?

      ①“路遇长,疾趋揖”, 在路上遇到长辈,要主动过去打招呼。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这是叙述到古代交通工具,坐在马上,坐在车上。当我们坐在马上或者是坐在车上遇到长辈,应该赶快下来行礼。推而广之,可能你刚好在忙,比方说你在打计算机,应该先放下来,先问好。

      但是假如坐车正在高速行驶,那就不可以打招呼。所以,学礼要学得灵活。

      ②“过犹待,百步余”可以衍生成送客的礼仪,就是送长者、送客人,要等他离去以后我们才走。送客,也要能让人家宾至如归的感受,备受尊重。假如有电梯,要把客人送到电梯口,没有电梯,要把客人送到楼梯口,再回去。 
      古代的人在送长辈、送师长的时候,确确实实做到了“过犹待,百步余”,都是看到老师已经转弯了,见不到老师的身影了,他才离开。所以古代人,人与人相处非常有情义,就是有这一分情义,才写得出很多非常感人的诗词。

感恩各位老师、学长!

学生Pc00100顶礼敬上

分享文章   09.05.13 
-----------------------------------------------------------

尊敬的各位老师、学长:大家好! 
      蔡老师在此集里讲的经文是:「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急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是接待客人的礼仪,可广泛的运用。这个接待之礼,不仅在家里、在学校、在公司里面,甚至于在政府机关都应实施。在家里:有一次,我们单位组织去一地方进行培训,中午下课了。一位同事问我到哪里去吃午饭,我想:外面的饭菜,高级处太贵,低级处又不干净,就建议她跟我去我们家吃饭,培训的地方离我家比较近。她开始不好意思去,通过跟她做工作,终于同意了。我说我还要感谢你呢,因为那天正好孩子也在家,正好叫他落实弟子规中的接待客人这项。到我们家后,我把我们同事介绍给孩子,孩子微笑的向阿姨打招呼,请阿姨喝茶水、饮料,我们还摆出水果、小吃,并一起聊天。孩子稳重的回答同事的问话。不久我去做饭,最后孩子给阿姨做了一道滩黄菜,受到阿姨的表扬。当我们同事单独跟我在一起时对我说:能看出你们家庭确实很和睦、安定,你跟孩子的关系也很融洽,这孩子也听你的话,在如今这社会是很难看到的。我笑着说:这是接受儒家思想、圣贤人教育的结果,是落实「弟子规」的结果。不学习,不落实,是不会管理好家庭的,因为我们确实都想家庭和睦、幸福,但不知从哪里下手啊。儒家书里圣贤人都告诉我们了,我们只要肯放下自己的错误想法、做法,老实地照圣贤人教导的去做就是了。如果家家落实弟子规,必定家家幸福;公司落实弟子规,公司与员工、客商和谐;社会落实弟子规,社会一定和谐;政府机关落实弟子规,不好的脸面就不会丢在国家外面。真的,肯定的。她点头,说她以后也要好好学习圣贤教育,学习弟子规,跟家人和睦相处。 
      「称尊长 勿呼名」称呼长辈,不要直接把他的名字叫出来,其实也是一种恭敬。在孩子小的时候,我教孩子说话、叫人,同时也把我的名字教会了他。一天带他在院子里玩耍,玩会后叫他跟我进屋,他没玩够,还要继续玩,我只好独回,到家关上了门,他玩够后就来叫门,他就叫:妈妈开门,妈妈开门,叫了几声听没动静,他就改成叫我的名字:(。。。)开门,一会,我给他开了门,因为他叫我的名字没我没责怪他,使他以后经常叫我的名字。一天,邻居长辈听孩子叫我的名字后警告我:以后不要再让孩子叫你的名字了,一是感觉孩子没礼貌,二会造成孩子长大后不尊敬你。我听后觉得有道理,才开始管教孩子。 
      「对尊长。勿见能」:孩子有才华不能炫耀,否则会骄傲自满。转眼孩子已经长大。一次孩子学校老师要求孩子去某处实习。待他晚上回来时我问他实习一天的情况,他自豪的说:实习处的叔叔教我们干活,我一会就学会了,可我们班好多同学都说不会干,还得我教他们,他们真笨。我听到他这样说就知道他又骄傲了,就批评他道:不是人家笨,是他们做事谦虚、谨慎、怕做错,你不要认为你聪明、反应快就去出风头,显风头是骄傲自满,炫耀自己的表现,做事总标榜自己,是不会再进步的,骄傲使人落后啊,应低调做人。当然,你努力、认真、老实照领导指挥的去做是很值得表扬的,应该发扬下去。但以后一定要心存谦虚。 
      「路遇长。急趋揖。长无言。退恭立」。在路上遇到长辈我们就要主动过去打招呼、鞠躬。遇到平辈,我们自然鞠躬。开始向他人鞠躬,我经过了一段过程。在网路学院「弟子规读书会」进行圣贤教育已到三年光阴了,最开始跟一位读书会学员有事,商量好我们在北京西客站见面,那位同学见到我(第一次见面)首先很正规的向我鞠一90度的躬,而我见四周「人山人海」,很感羞愧,怎么也鞠不下这个躬,只是冲她点头傻笑。事后我很感对不起这位同学,躬鞠不下去,是因为自己没有生起对他人的恭敬心,也没有真正的把身心放下。想通之后我还向那位同学道了欠,决心以后练习敢在大场合鞠躬。她教导我一定要肯把身心放下,增长对他人的恭敬心。我记住了。我决定去实施这项礼仪。每次我上班在单位门口,(单位面临大公路)首先要跟保安见面。我就先从这里下手。上班见到保安就鞠躬问好。开始他们不知所错,当我向他们解释清楚,他们也很配合我,事隔几年了,保安人员不知换了多少茬,但见面鞠躬一直保持到现在。这样以后,同事跟同事之间也有相互鞠躬的,这样做确实能缩短人跟人之间的距离。见面礼仪还包括握手、相互介绍、相互递送名片等。握手应该注意哪些事情?比方说,是谁先伸出手来比较符合礼仪?我们要考虑到「顺序」问题。长辈跟晚辈:长辈先伸手,晚辈再伸手;上司与下属:上司先伸手,下属再伸手。男生跟女生:女生先伸手,男生再伸手。我们遇到朋友要握手,首先我们要注意眼睛,眼睛要看对方。除了眼睛之外,还要注意这个手,力气不要太大,不然会把人家捏得很痛;也不要握得很松,松得跟没握差不多,这样显得看不起对方,还要注意握的「时间」不可以太长。握完手以后要介绍,要互相介绍。介绍的顺序刚好跟握手的顺序倒过来。比方说,长辈先伸手,晚辈再伸手,介绍的时候,先把晚辈介绍给长辈,把下属介绍给上司,把男生介绍给女生,刚好是转过来的。在介绍过程,也很有可能人家会递名片给你,这个递名片跟接名片也要注意。递名片:一张拿起来,双手递给对方,且名片正面朝上。 
      「长无言 退恭立」。当听完长辈的吩咐后就赶快去办,当都办完长辈的吩咐后,就应恭敬的向长辈施礼告退,方便长辈安心休息。 
      「骑下马 乘下车」。古代都有骑马驾车。遇到长辈时就要下马、下车向长辈问安。现代人,交通工具大多是骑车或做车。若在车上见到长辈,若路上人少,可下车向长辈鞠躬问好。若正赶上「车水马龙」就不必再实施这些礼节了,做事应善巧、灵活掌握。 
      「过犹待。百步余」可以延伸成送宾的礼仪。送长者,要等到他离去以后我们才走。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教导我们,家里若来亲朋好友等客人要:1)去车站去接。2)客人手提物若重就帮着提。3)带到家后沏茶倒水,并摆上家里最好的食品请客人吃。4)跟客人聊天后,与客人一起包饺子。5)客人走时要送给客人纪念礼物(或食物),并送客人直到看不见为止。许多年来,我们大多都按父母的教导去做,客人大多都很受感动,都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那种浓郁的亲情,给客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末学00087合十顶礼

分享文章   09.05.13 
-----------------------------------------------------------

尊敬的各位老师:您们好! 
      这是学生《弟子规》第19集学习的作业报告,敬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导: 
      1、“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是我们平时接待客人的一种礼仪,可培养我们和孩子的仁厚之心。它可用于家庭、学校、政府机关、公司、团体等:在家里,我们应教导孩子客人来了,应先鞠躬问好,需要放拖鞋的,应把拖鞋放了让客人一进门即可顺势而穿上,然后引客人坐下,沏茶、摆放水果给客人吃等,最后去房间告诉父母;在学校,若有其它老师来找本班老师了,应走到老师旁边,轻声告诉老师,有老师找,不可老远就扯着嗓门大声叫老师;在政府机关、公司等也应遵守这一礼仪接待客人,这样国家的脸就不会丢到国外,公司也会有很好的发展。 
      2、称呼长辈不能直呼其名,这样能树立我们长幼有序、长幼尊卑的态度,培养我们尊敬长辈的好习惯,这样与长辈之间就会更加亲密。在接触圣教之前,我的先生就说:“现在改革开放了,人家西方人叫长辈都叫名字,我们的孩子以后也可以叫我们的名字。”当时我就觉的晚辈对长辈直呼其名,好象有点怪怪的,但不知该怎么解释。接触圣教后,我们都知道错了,但是我的孩子已经养成了一种骄慢,不易接受别人批评的坏习惯,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努力,才基本把他对长辈直呼其名的习惯扭转过来,但他傲慢的心已经根深蒂固了,并非短时间能够改变的,且我们花费的心血不知要多多少倍。 
      3、“对尊长,勿现能”指的是我们绝对不要在长辈面前炫耀自己的才能,使自己养成谦逊、谦卑的好习惯,否则,会增长我们傲慢、虚华的习气。 
      孩子学才华的目的是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现在的孩子很可怜,因为大部份家长和老师对教育的本质完全不知道,对孩子上学的目的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读书就是为了以后有一个好工作,能赚很多钱,就能生活的很幸福。
我孩子的一位老师曾经对他们说:“假如有人问你们为什么读书?你们就回答为考试而读书。”又有一位老师问学生为什么来学校读书,一些同学就说:“我根本不想来读书,而是我爸爸、妈妈逼迫我来的。”当孩子对我讲了这些情况后,我的心很疼很疼,可怜这些孩子啊! 
      另外,我的孩子这次期中检测之前告诉我:“妈妈,老师说现在减负,以后考试不排名次了,我不想考好了。”我就跟孩子说:“我们学习知识,并不是为考试排名而学的,而是为以后有能力为社会服务、为更多的人服务而学的。”但是考试后,孩子比前次考试掉下了一百多名,还真是“心想事成”了。(学校毕竟还是排名次了) 
      小时候经常听妈妈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现在学习了圣教,再看看如今的孩子,深深体悟了。可谓是经典中所说的“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每当想起这些,本来懈怠的心,又赶紧触动我不能不学习《弟子规》,不能不“为往圣继绝学”,方能“为万世开太平”。 
      4、礼者,天地之序也。引导孩子鞠躬,最好的是我们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毕竟身教重于言教,一定要坚定一个信念,“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在教孩子鞠躬礼时,遵照蔡老师的教导,父母先做了,孩子自然而然也就跟在后面做了。我每次回家看母亲,一进门,我们都自己先给母亲鞠躬问好,孩子自然也就跟着做了,要离开的时候,也是如此。这次母亲节,早上起床,母亲已经帮我们做好了早餐,先生和孩子都拿起筷子准备吃早餐,我就跪下去要给母亲行三跪九叩礼,结果,当我跪下去的时候,先生就跑过来也扑通跪在地上,孩子见爸爸跪下了,也跑过来跪在地上,这样我们三个就给母亲行了三跪九叩礼,祝母亲节日快乐,感恩母亲。完了,孩子说:“妈妈,那我也应该给你行礼。”结果他也跪在我面前行了三跪九叩礼。 
      不过我在给母亲行礼的时候,总感觉心不真诚,好象就是一个形式,一点也不踏实,尊敬的老师我应该要怎样才能让自己有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呢? 
      5、大人之间见面,中国传统的礼仪是鞠躬礼,即晚辈先给长辈鞠躬问好,下属先给上司鞠躬问好。现在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大人之间见面习惯于握手礼,握手与鞠躬次序刚好相反,即长辈先伸手,晚辈才能伸;上司先伸手,下属才能伸;女士先伸手,男士才能伸。但在握手时一定要注意我们的眼神,要正视对方,不能东张西望,心不在焉,要很诚恳的用心和对方行礼;另外,握手时要掌握好力度和时间,不能用力过度和握的时间太长了,及不能过,也不能不及。
另外,跟家人见面也应该有礼,见到父母要有耐心和父母坐一阵,交谈一下,一是可以了解一下父母近来的身体、生活、心情等状况,二是也向父母报告下我们的情况,让父母放心,安父母的心。这一点,我就没有做好,应该发露忏悔,以后好好做。 
      夫妻之间也应该行见面礼,前几天,我的先生从外地回来,我在房间里面看书,孩子在外面看到爸爸回来了,就大声叫:“我爸爸回来了”。当时我看书正起劲,心想,不用那么正规了吧,还是免了,接着脑子就闪过蔡老师讲述的杨老师家里的夫妻之礼,我马上放下书本,跑出去,也学杨老师迎接先生回家。结果先生笑得非常灿烂,也给我鞠躬问好。得益于圣教的教诲,我们夫妻现在非常恩爱,相敬好宾,生活的很好。 
      6、当我们在车上遇到长辈,一定要先下车,赶快上去主动给长辈鞠躬问好,但在高速路上,我们应该灵活掌握,要为安全着想;在路上遇到长辈了,也要快步走上去给长辈鞠躬问好,恭敬的站在一旁,若长辈没事了,我们方能离开。送客时,应遵守“过犹待,百步余”,把客人送到电梯口或楼梯口,待他们下去了,看不到客人了,方能转回。这样能培养我们恭敬、谦逊、感恩的心。
不孝学生PC01095敬上

分享文章   09.05.14 
-----------------------------------------------------------

尊敬的各位师长:您们好! 
      学生现将第19集学习的“称尊长,勿呼名”进行一点补充,希望能给大家做一点参考。 
      这是我们公司里面实际发生的一个例子,在我们公司的一个项目部,一位副总工程师称呼一位总工程师为“陈工”,结果引得这位总工程师很火,当时两个人就打起架来了,让一个项目的员工在看热闹,多丢啊。最后还被我们公司的副总经理把两个人教训了一段。这位总工程师心胸较狭隘,比较自私,希求别人能称呼他为“陈总”,但副总工对他又心存看不起,不愿意这样称呼他,所以引得这一场风波。 
      后来我到这个项目呆过一段时间,事先先生就告诉我,称呼他一定要称“陈总”,好吧,他希望称呼啥就满他的愿吧,自己也不要吝啬这点嘴巴,反正又不会廋掉也不会矮掉,他高兴,我们也高兴,不是很好吗?何乐而不为呢?就这样,我每次碰到他,都很欢喜、很恭敬的称他为“陈总”,所以他见我都是满脸笑容,很客气。
不孝学生PC01095敬上

分享文章   09.05.14 
-----------------------------------------------------------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这是说当长辈叫一个人的时候,晚辈应该马上代他去呼叫,如果所叫的这个人不在,要马上回到长辈那里报告,看看长辈还有什么吩咐,能不能够代长辈做些事情,这些都是对长辈的恭敬。我们要常常有为长辈服务的心,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处处留心,注意长辈有什么需要,一旦有了,我们就赶快去为长辈服务。 
      这一点末学自己体会,道理说说容易,但真要去做,却并不容易。有些人,从小就养成了很好的习惯,总是能观察到别人的需要,然后能够很恰当地去为别人服务,对这些人来说,这一条根本不用学习,很容易就做到了。而末学从小没有这个习惯,所以现在学习这一条就感觉特别累,平时根本不知道别人的需要在哪里,有时候想到这些经句,于是就试着去观察别人的需要,勉强也能看到一些别人的需要,但是感觉这样做很累,很不习惯,所以更多的时候还是忘了要去观察别人的需要。所以这一条末学落实的很欠缺。 
      今年清明回老家,我就发现我大堂弟的第二个女儿,就是我二侄女,她才11岁,却特别善于为长辈服务。我们老家是三代同堂,有十几口人,我们去了以后,不断有村里的亲戚来看望我们,所以家里人就特别多,常常需要搬椅子过来才够坐。结果我发现每次我想坐下,都是两个侄女很及时地为我们搬来椅子,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这个二侄女在为我们服务,每次我们外出,她看到我们大包小包,又要搀扶我母亲,她就会主动牵好我女儿的手,帮我们照看她。我们那天去山上扫墓,一路上都是她带着我女儿,一直在照顾我女儿。这样的孩子我看了就很欢喜。 
      于是有一次,当我们在大厅里聊天时,我就注意观察二侄女,我发现我们大人在聊,她就坐在旁边,什么事也没做,就是一双眼睛看着我们。这时正好我和伯母在交谈,伯母说她胃疼,只有抽烟才会缓解,说着就拿出一包新的烟准备抽,结果因为眼睛不好,拆了两下没有拆开,我还没有反映过来,在一旁一直在观察的二侄女已经冲过来了,想要为她奶奶服务,我看她冲过来才反应过来,就赶紧把烟拿过来帮伯母拆开,拆开后伯母取出一支准备点上,打火机打了两下没有着,结果我反应又慢了一拍,二侄女早已拿了另一个打火机冲过来为伯母点上了火。我那时心里一方面非常赞叹我的侄女,一方面又为自己感到惭愧,自己这一点还不如一个孩子。 
      所以我也很感叹,从小养成好习惯一生受用!我们从小很多好习惯没有养成,到现在才从头开始培养新的习惯,却发现不是那么容易的,有时候我们自己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是好的习惯却始终不能养成,而坏的习惯却常常要复发,所以经常感到非常懊丧。我想这没有其它的办法,唯有长时间闻熏圣贤教诲,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会有成效的。 
      【对尊长。勿见能。】在尊长面前我们不要随便的表现自己的才华、能力,要懂得谦虚,不可以有那种显耀自己才华的心。真正好学之人一定懂得韬光养晦,处处谦卑,养自己的谦德。所以『对尊长,勿见能』是培养我们谦虚的好习惯。 
      对照这一条,末学觉得自己傲慢心,好表现自己的这种心态始终都没有降服,始终都在蠢蠢欲动,一旦遇到机缘,就会急不可耐的想表现一下自己的才能。所以这一点末学一定要努力去克服。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这是讲我们走在路上遇到长辈,应该赶紧走上前跟他打招呼,对他行礼,这是对尊长的恭敬。这里关键是『疾』,疾是快速的,『趋』是走上前。看到长辈来了,这个长辈可能是自己的父母,或者是老师、或者是领导,见到了赶紧快步上前行礼,这是恭敬。如果见到长辈来了还慢吞吞的大摇大摆走上去,这种形象就已经充满傲慢,在路上遇到了长辈,行礼之后,长辈如果没有话了,我们就应该退立一边,或者是在家里、在学校、在公司、在机关单位都是如此,长辈进来了,我们赶紧上前行礼,长辈如果没有要讲话的意思,我们要懂得察言观色、处处留心,见到长辈有事不想讲话,我们就要恭恭敬敬的退立在旁边,看看长辈需要做什么,我们能帮助什么,不要在旁边讲话影响长辈,这都是谦敬。
惭愧末学PC00051 敬上


分享文章   09.05.14 
-----------------------------------------------------------

      1.「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可用在哪些地方? 
      “长呼人,即代叫”,是待客之道,是礼节,是恭敬心;“人不在,己即到”,是有始有终,是待客之礼的圆满。不管在家庭、学校,还是在单位、社会,时时处处都有可能遇到接待客人之事,言谈举止马上就反映出个人的素质、修养。现在有事唤人,听到最多的是“干嘛”,虽同是二字,语音语调却大不相同,除了下属对领导、学生对老师因有畏惧心而稍显不敢怠慢之意外,其余平辈、同学、同事之间,乃至孩子对父母,大多是口气很随便,漫不经心,或者爱理不理,装聋作哑。有时要一催再催,告知事情的重要性、紧急性,他才慢慢腾腾挪过来,反正你急他不急。好些人做事是虎头蛇尾,做不下去就搁在那不管了,你要不问他也不说,还搬出一大堆理由,好象做不好是应该的。单位受功利化熏习,一切以经济指标考核,恰恰忽视许多东西是无法物化的,往往因小失大,既不肯“代”又懒于“到”,损之也大。邪风侵袭家庭,父子难亲,长幼无序,伦常也乱。 
      2.为何要称呼长辈而不直接叫名,有何重要性? 
      兄姐长我好几岁,我从小就喊惯了“阿大”、“阿姐”,叫得很亲切,很温馨,内心自然常怀敬意。而对堂兄、堂姐、表兄、表姐,一直就叫名字,显得很随便,也就谈不上尊敬,背后谈到村上长我一辈甚至二辈的人,都是直呼其名,毫无敬重之意。忽然想到有些小辈喊我“叔叔”什么的,我听着心里是很不以为然,知道孩子虽然嘴上喊喊而已,并无些许尊敬的意味。虽然自己也如此,但别人这样对我,总感到不是滋味,只是无可奈何罢了。现在我不管人前人后,对长辈都用相同的称谓表述,真的生起了恭敬心,真要再说长辈的名字,觉得有些别扭。越读经典,越显出自己的卑劣无知,越发对老一辈深怀敬意,我们毕竟距圣贤的教诲更远。小时候对称谓总搞不大懂,譬如嫂子的母亲来我们家,称我母亲“阿婆”,喊我“叔叔”,母亲则称她“舅婆”,我也懵懵懂懂跟着喊“舅婆”。我发现许多母亲常常用和自己孩子同样的称谓来称呼人,慢慢才明白这是为了教孩子“礼节”,给孩子作榜样。可惜现在越来越少讲究了,遇到长辈,很多人只是笑笑,点点头就算打招呼了,甚至有的是视若无睹,等长辈招呼了,才“哼”一下。没了秩序,没了规距,一切恐怕就糟了。 
      3.「对尊长勿现能」是什么意思?孩子学才华的目的是什么? 
      易云: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六爻,每卦之爻辞皆含言吉凶悔吝,独谦卦六爻皆吉。了凡先生在家训中告诫子孙: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俗语: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举凡作事,惟谦受福,张良拾屦得奇遇,关公大意失荆州,一谦成名相,一傲身首异。 
      学习志在圣贤,这原本是读书人毕生的崇高追求。现代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这句话,津津乐道、满怀憧憬的是“名天下”、“颜如玉”、“黄金屋”。社会物化得厉害,以经济为中心,一切为最大化攫取金钱,价值观被扭曲了。同事们常常聊的是股票、基金、投资,想的是赚更多的钱,心也随着股指起起落落,真的过得好累好苦,何况折腾来折腾去,真赚钱的很少。其实他们并不缺钱,也化不了那么多钱,只是为儿女存着,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我真的很为他们的孩子担心,因为只剩下“钱”的世界非常无聊。 
      4.如何引导孩子行鞠躬礼? 
      真诚的鞠躬是礼敬,能消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隔阂,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但说实话,这需要氛围,“人能转境”谈何容易?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在特定的圈子,我从没向人鞠过躬,虽然有时候很想鞠躬,可这会吓人一跳,被视为“异类”。真的十分佩服蔡老师讲到的那对夫妻,能正确认识到圣贤教诲的重要性,非常有见识地把孩子送到传播经典教育的地方学习,更是为了引导才上幼儿园却已“食古不化”的孩子向老师鞠躬,母亲懂得“慎于始”,父亲作榜样鞠躬一直鞠到孩子哭出来。这样的父母才是真正称责的,这样的孩子才是真正幸运的。我是怕负责或者说怕负不起责,自知自己一个也管不好,两个人就更难,三个人连信心也没了,所以只是“炼心”而不敢“历事”,听闻圣贤教诲后,更暗自庆幸自己以前“孤家寡人”,不然缺德少贤,只会误人害己。“养不教,父之过”,为人父母当谨记,而“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结婚生子宜先思。 
      5.大人之间如何正确地行见面礼? 
      握手原本是西方的礼节,最初大概表明手中没有武器,显示诚意。我们的老祖宗本有更好的礼仪,但无奈被西化了,只能与时俱进。握手要懂顺序,长者、尊者、女士先伸手,态度要真诚,用力要适度,时间不过长,而介绍的顺序恰与握手相反,因为遵循的是长者、尊者、女士有优先知道的权利。礼貌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最有效的推销。 
      6.当我们在车上、路上遇到长辈或是送客时,该用什么礼仪对待尊长? 
      路遇长辈步行,当急步向前打招呼,若自己骑自行车或开机动车方便的话,亦当停下来,打个招呼,问问是否需要帮助。如果长辈骑车或开车,则无须拘于招呼,若目光相遇,点头示意即可。送客当送到楼梯口,或电梯旁,但送尊长还是应送至楼下,并目送远去,直至不见背影,终觉有所不舍。


感恩尊敬的至圣先师孔老夫子!
尊敬的诸位老师、诸位学长:大家好! 
      末学以一颗真诚的感恩心向我们的孔老夫子、向诸位老师,诸位学长九十度三鞠躬!请诸位老师和学长指教!这节课主要讲述了人与人之间互动的一些礼仪。今天下午,末学又看了《孔子》这个电视连续剧,孔老夫子极力推行礼乐,来促使天下和平的那份博大的心胸,使末学也从中也感受到,礼是人与人之间、国家之间、家庭、社会达到和谐的基础,现实生活中我们按照这些礼仪尽本分,就会受益无穷。 
      一、在家庭、学校和公司等接待客人要遵守礼节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这是接待客人的礼仪,礼确确实实很重要,孔老夫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很难在社会、团体当中立足得好。所以,这一句经文我们就可以把它解成接待之礼。 
      (一)家庭接待客人礼节。假如阿姨来了,小孩在玩电脑,嗓门打开:妈,阿姨来了!假如孩子形成了玩乐最重要的习惯,尊敬长辈排在次要,久而久之,就失去了恭敬心。我们教育孩子,实际带孩子操作接待客人,要让他重复练习,他就熟能生巧。其实当他能学以致用,他会学的欢喜,每一个礼仪的动作,其实都是在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他的仁厚之心也在一点一滴的生活细节在落实。 
      (二)学校接待客人礼节。在学校的时候,隔壁班老师来找班主任老师,孩子看到了,我们要教导他们一定要先告诉老师:老师,你等一会儿,我去叫我们班主任老师过来。跟老师讲了,然后再把老师带过来,就是要把工作从头至尾做好。其实当他在落实礼仪的时候,一个孩子的耐性、沈着就在这些礼仪实践的过程,在养成、在培养。 
      (三)公司接待客人礼节。公司行号里面,假如有人来找他的朋友或者找上司,面对这样的情境,我们应该先请客人「你请坐」,倒一杯水给他喝,「我去先看看经理忙不忙,您先等一下」。等去了,一看在开会,请示一下,说可能还再十分钟、二十分钟,再过来跟他讲一下,让客人的心里也有所准备。所以,处处符合礼仪,处处就让人家很舒服的感觉。 
      二、称呼长辈要有恭敬心 
      称呼长辈,不直接叫他的名字,这也是让我们树立长幼、尊卑的态度,长养我们的一种恭敬之心,这个礼也不可废。我们对尊长应以「叔叔」、「伯伯」、「阿姨」来称呼;在单位称「陈经理」、「陈董事长」。人家听了舒服,也不至于冒犯他人。 
      延伸到我们的家庭,对待自己的配偶也要有恭敬之心,也要有一个亲切的称呼,弟弟一家经常来末学家里来吃饭,弟媳对弟弟的都是连名带姓的直呼,末学总是感觉有一些不舒服,但是也没有想的这么深刻,的确就像蔡老师说的那样:这样夫妻双方连名带姓的直呼下去,时间长了气氛就愈来愈冷淡,甚至于会愈来愈火爆都有。平时我们对待朋友同事都非常有礼貌,但是在家庭中有时就很随便,所以我们在家庭中,虽然都是我们的亲人,这种恭敬的态度,恭敬的心还要时时长存在心,内化成我们内心的一份恭敬。 
      三、才华不能炫耀。 
      (一)『对尊长,勿见能』是长养谦卑的态度。《易经》里面有提到「谦卦,六爻皆吉」,《书经》里面也提到「满招损,谦受益」。一个人懂得谦卑,他是可以无往不利,不可以在长辈面前表现自己的才能,这是长养他谦卑的态度。纵使我们今天的才华再高,在才华形成的过程,很多的人给予我们照顾、提携。所以愈有才华,我们应该愈能感念这么多人对我们的付出,有这样的心境自然就不会傲慢。 
      (二)学很多的才艺不是为了炫耀自己。我们引导孩子提升他的才华,学那么多才艺,假如都是为了跟别人攀比,好面子,那孩子这些才艺学了之后,学杂了就不扎实;不但没有好处,还可能沾染了这种虚华的风气,学了之后,常常想要去跟别人炫耀,当他喜欢跟人比来比去,患得患失,情绪化会很严重,绝对会遇到瓶颈而不能突破。 
      (三)提升才华重在服务社会。教育在「慎于始」,我们引导孩子学习才华、技能,也要有正确的观念,应该引导孩子要有志向。学艺术,有才华要能造福人群,所谓社会国家者,应该是互助之体也,每个人奉献他的能力跟才华来利益团体。如学音乐,要立定高的志向,要能「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用音乐来改善社会风气。我们在《朱子治家格言》有提到,读书应该志在圣贤。范仲淹他读书的目的在于要找到一个、要掌握一个可以为人民服务的机会。所以他那种心境跟只为了功名读书的读书人,念出来的效果不一样。 
      四、耐心地引导孩子行鞠躬礼 
      『路遇长,急趋揖,长无言,退恭立』。在路上遇到长辈,我们就要主动过去打招呼,对大人行鞠躬见面的礼。
面对别人鞠躬确实不容易,很多人会不习惯。末学面对我们一些学习传统文化的老师、学长做九十度的鞠躬非常地容易、自然,而面对自己的先生鞠躬却犯了难。 
      2007年7月份,末学听一位老师说她每天早上给先生鞠躬,原来一个四分五裂的家庭现在变得非常和谐,末学也就想试着效仿这位老师的做法,而自己每当面对先生的时候,自己的信心就没有了,还怕先生不理解,所以这个躬就一直没有敢面对着先生鞠下去,今年末学有幸参加山东青岛的第二届企业家论坛,几天的传统文化的熏陶让末学感动,诸位大德老师落实圣贤文化,改过的力度之大令末学非常赞叹,末学想:这次回到家里就一定要克服自己怯懦的心理,要认真改过,更想面对着先生给他鞠躬。 
      就在回家后的第三天的晚上,先生正在那里洗脚,末学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这样先生就不会起来阻止末学,末学第一个躬鞠下去说:结婚这么多年来,我做了很多的错事,我向您道歉,对不起;第二个躬鞠下去说:孩子没有教育好,我占百分之八十的责任,对不起;第三个躬鞠下去说:这几天我出差不在家,您打理家里,您辛苦了。末学预先准备的很多词要告诉先生的都忘了,就这么简单地说了这么几句。先生说:我们夫妻之间不需要行这样的大礼。先生虽然这样说,但是末学看着他的眼里含着晶莹的泪花。我们看,我们大人应该是有控制能力的,但是在面对先生做这个鞠躬动作时,末学也是准备了近两年的时间,所以我们教育孩子来给长辈鞠躬时,也要一遍一遍、耐心地为孩子做示范,做样子,慢慢就会感化孩子,当孩子能够跟这些长辈鞠躬,相信他养成的这一分恭敬态度,将对他一生受用不尽。 
      五、大人之间见面的礼节 
      (一)大人之间的见面礼一般是握手。我们可以用鞠躬。那大人跟大人之间,现在一般用握手。其实握手是西方的礼仪,中国一般也都是鞠一个躬,当然遇到长辈我们就要「急趋揖」,要主动去鞠躬。 
      (二)握手有先后顺序。握手礼仪应该注意先后顺序,长辈跟晚辈相互问候,长辈先伸手,晚辈再伸手,不然就鞠个躬。上司跟下属相互问候,应该上司先伸手。面对别人的长官,也是等长官先伸手,我们再伸手。男生跟女生女生先伸手。 
      (三)握手要注意「态度」。遇到朋友要握手,首先我们要注意眼睛要看对方,手的力气不要太大,不然会把人家捏得很痛,握得位置也要对,还要注意握的「时间」不可以太长,当我们处处都能够注意到,那别人跟我们握手就很欢喜。 
      (四)互相介绍有先后顺序。礼仪它就是一种天然的顺序,《礼记.乐记》有提到「礼者,天地之序也」,天地很自然的顺序跟规律。所以介绍的时候,先把晚辈介绍给长辈,把下属介绍给上司,把男生介绍给女生。 
      (五)递名片也有礼节。自己的名片要双手递给对方,递的时候应该用正面面向朋友,朋友看我们递上名片的第一眼,就能看到我们的名字等信息,不需要在转过来看,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也处处流露出是否处处替人着想。我们拿到朋友的名片,一定要先把姓看好,比方说陈科长,「陈科长,您好」。不要拿过来也看不清楚他姓什么,突然坐下来要交谈了,才想到忘记了,然后又再拿出来看,就怪尴尬的。拿了名片应该放在皮包里,表明对朋友的尊重,当我们处处有礼,就留给人家很好的印象,就跟人家搭起一个友谊的桥梁。 
      六、送客要等客人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再离去 
      「过犹待,百步余」,衍生成送宾的礼仪,也要能让人家宾至如归的感受,备受尊重。古代的人他在送长辈、送师长的时候,确确实实都是做到了「过犹待,百步余」,都是看到老师已经转弯了,见不到老师的身影了,他才离开。这次末学到青岛参加企业家论坛,末学所在组的辅导老师,送末学到我们的车前,末学含着热泪给老师道别,坚持老师先回去再上车,在末学目送老师返回的过程中,对老师的那种恭敬心也油然而生,就想这几天来,老师为我们每一位学员做了最好的言传身教,末学感恩老师辛勤而无私的付出,当老师踏进宾馆的大门,在末学的视野中消失时,末学暗暗发心一定要像这些老师一样,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
惭愧末学感恩 合十

分享文章   09.05.16 
-----------------------------------------------------------

      1.「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可用在哪些地方? 
      这句话教导我们就是接待礼仪。每一个礼仪的动作,其实都是在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仁厚之心也在一点一滴的生活细节在落实。不仅落实在家里、学校、公司、甚至于在政府机关。假如政府单位做事的公务员都不懂礼节,就会让人民对他失去信心。所以礼确确实实很重要,孔老夫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就很难在社会、团体当中立足。 
      2.为何要称呼长辈而不直接叫名,有何重要性? 
      『称尊长,勿呼名』称呼长辈不要直接叫长辈的名字,其实也是一种恭敬之心。记得在末学小的时候,家中每天都有很多来家中买豆腐的长辈,父母都让我们叫「叔叔」、「伯伯」、「阿姨」来称呼。所以末学从小养成这个习惯,遇到尊长都会落实这样态度。在末学每次回到老家无论是亲戚还是村里的人都会主动的上前去打招呼问候,人家听了不但很舒服还很亲切。所以称呼是要树立长幼、尊卑的态度。 
      3.「对尊长勿现能」是什么意思?孩子学才华的目的是什么? 
      在尊长面前我们不要随便表现出自己的才华、能力,不要炫耀自己的才华,要懂得谦虚。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孩子要有志向,学习才华、技能要能造福人类,所谓社会国家者,应该是互助之体也,每个人奉献他的能力跟才华来利益团体。《书经》里面也提到「满招损,谦受益」,所以我们从小也要时时提醒孩子常存谦虚。因为纵使我们今天的才华再高,这个才华是靠很多人给予我们的照顾、提携形成的。所以愈有才华,我们应该愈能感念这么多人对我们的付出,有这样的心境自然就不会傲慢。 
      4.如何引导孩子行鞠躬礼? 
      我们要告诉孩子见面的礼仪,遇到长辈一定要向前去问好,鞠躬。现在孩子在家里都受到长辈的宠爱,对人没有礼貌,失去恭敬之心,所以我们家长要以身作则去落实,用心与老师配合一起教导孩子,才会自然影响孩子,感动孩子效法行之。所以养成行鞠躬礼这个动作是内化成孩子的恭敬之心,相信所养成的这一分恭敬的态度,将对他一生受用不尽。 
      5.大人之间如何正确地行见面礼? 
      见面之礼除了鞠躬,另外还有握手。握手的「顺序」。在与长辈握手时应该长辈先伸手,晚辈再伸手;男生跟女生是女生先伸手,男生再伸手。 
      握手的态度。首先我们要注意眼睛要看对方;握的力气不要太大;握得位置也要对;还要注意握的时间不可以太长。
在介绍过程,递名片双手递给别人,而且递得时候应该用哪一面面向朋友;接名片,一定要把名字看好,然后注意把名片放好,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当我们处处有礼,就留给人家很好的印象,就跟人家搭起一个友谊的桥梁。所以礼在《礼记.乐记》有提到「礼者,天地之序也」,天地很自然的顺序跟规律。 
      6.当我们在车上、路上遇到长辈或是送客时,该用什么礼仪对待尊长? 
      「路遇长,急趋揖,长无言,退恭立」在路上遇到长辈要主动上前打招呼。假如长辈没什么事,等他离去了,我们才可以走开。 
      在末学离开家乡后,每年只有春节才能与家人团聚。当我们一进门最要想见的就是爸爸妈妈,一是我们对父母的那份思念之情;二是看到父母的健壮我们才能安心。因末学从小就非常体恤父母的辛苦,所以每次回到家里就先帮父母分担家务。同时把姑妈及末学的生活状况都禀告父母,免去他们的许多担心,然后在找时间去拜见亲戚及同学。可是在末学离异后心态就有所改变,回去依旧帮妈妈干活,但是妈妈每次谈起末学个人生活时,末学都有意的回避,还说妈妈唠叨我自己的事不用您管了,当时以为在妈妈面前报喜不报忧就能瞒过妈妈呢!现在末学知道错了,不但失去对妈妈的恭敬之心,同时没有体恤妈妈那份慈爱!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所以每次想起惭愧的泪水盈框而出。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这个是叙述到我们古代交通工具。当我们坐在马上或者车上遇到长辈,就应该赶快下马或下车,行礼问候,要等他离去以后我们才可以走开。所以处处不要忘失了这个恭敬之心。 
      自从学习弟子规后,末学就严格要求自己从生活的点滴做起。记得在落实这句时,有一次送朋友时,末学就等到她们不见了再回去,可是她们不知道我还在就没有回头,自己心里马上反照自己,在别人送我们时也向她们一样不回头,人家的心情不也跟我们一样吗,感到非常冷落。 
      因此末学每次送长辈时都恭敬行礼(六十度鞠躬礼),直到等他们的身影不见了才回去。力行久了真的让人家宾至如归的感受,备受尊重。所以懂得这些生活礼仪,我们人与人的情义、道义就会更上一层楼。
末学pc00333刘凤 惭愧敬上

分享文章   09.05.16 
-----------------------------------------------------------

      下面是后学迟交的心得报告,原因是后学对于这些礼节没有落实,后学苦苦思索,真正原因是后学没有一个恭敬的心,用世俗的心,认为这些礼都是形式,所以这些礼节做起来就很勉强。通过这段时间学习,后学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想法,认识到礼节确确实实非常重要。只有有一颗恭敬的心,才能付诸行动,《中庸》里面讲[诚于中 形于外]。感恩蔡老师为弘扬《弟子规》,呕心沥血,不辞疲倦! 
      蔡老师在本集为我们讲解接待之礼、见面之礼、送客之礼,处处长养恭敬之心。孔夫子曰[不学礼 无以立],所以礼确确实实非常重要。[礼记 乐记]讲到[礼者,天地之序也],天地很自然的顺序和规律。 
      一、接待之礼,这个动作可以广泛应用。《弟子规》讲[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已即到]。 
      (一)用在家庭里面。客人到家里来,我们做父母的要教导孩子先放下自己手中玩乐的计算机、电视等,跟客人鞠躬问好,然后让客人进来。这时候要把拖鞋放在客人走进来马上可以穿上的地方,每一个礼仪的动作,都是在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在一点一滴的生活细节落实仁厚之心,然后请客人坐下,为客人倒上水,再叫妈妈过来。教育孩子从小学习接待客人的礼仪,对孩子将来走上社会很有益处。一个懂礼的孩子,让大人看到很欢喜,在生命中会遇到贵人,得到长辈的提携和爱护。 
      (二)在学校里。在学校里,隔壁班老师走过来,要教导学生,告诉隔壁班老师:您先等一会,我去叫我们老师过来。跟老师讲了,然后再把老师带过来,就是要把工作从头至尾做好。其实在落实礼仪的时候,一个孩子的耐性、沉着一直在养成、在培养。 
      (三)在公司行号里面。有人来公司找老板或经理,公司正好在开会,面对这样的情境,应该先请客人坐下,倒一杯茶,让他先等一下。到会上小声请示一下,问题经理还需要开多长时间?然后告诉客人,会还需要开多长时间,让客人心里有所准备,处处符合礼仪,处处就让人家很舒服。 
      (四)政府机关。政府机关接待的很多可能都是各国重要的人或者外宾,接待更需要符合礼仪,因为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四五年千年的文明,我们这一代一定要承传下来。 
      二、称呼要树立长幼、尊卑的态度。《弟子规》上讲[称尊长 勿呼名]。
称呼尊长,不要直接把他的名字叫出来,这是对长辈的尊敬,这样人与人的关系会愈来愈亲密,也是一种恭敬之心。假如直呼其名,比方在夫妻之间,经常三个字叫,叫久了,气氛就愈来愈冷淡,甚至于会愈来愈火爆。后学现在改正以前直呼先生其名的叫法。西方人称呼父母都直呼其名,孩子与父母讲话都平起平坐,这个时候孩子就不好教导。所以称呼是要树立长幼、尊卑的态度,这个礼也不可废。 
      三、长养孩子谦卑的态度。《弟子规》上讲[对尊长 勿见能]。 
      (一)家长引导孩子学习才华、技能,要有正确的观念。《朱子治家格言》讲到[读书志在圣贤]。现在的人读书志在赚钱,所以现在的孩子学习都很苦,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目的是怕输给别人。古代圣贤人,范仲淹读书的目的是要找到一个、要掌握一个可以为人民服务的机会,所以他那种心境跟只为了功名读书的读书人,念出来的效果绝对不一样。教育在[慎于始],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引导孩子学习才华、技能,要有正确的观念。 
      (二)引导孩子学习才华要有志向。现在孩子学习特长特别热,比如学艺术,我们做家长的引导孩子学习艺术要立定高远的志向,要能[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用音乐来改善社会风气,陶冶人的性情,这样就能造福人群,所谓[社会国家者 互助之体也],每个人奉献能力和才华,来利益国家和团体,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才能更加强大。当我们这样去引导,他有了高远的志向,相信他的学习一定会跟其它的人有所不同,当他只是为了炫耀,那他的学习肯定会遇到瓶颈而不能突破。因为当他喜欢跟人比来比去,他就患得患失,情绪化会很严重,到时候就爬不上去。如果他有了高远的志向,他会不断鼓励自己向前,所以志向决定了整个成败的关键。 
      (三)长养孩子谦卑的态度。《易经》里面提到[谦卦 六爻皆吉]。《书经》讲到[满招损 谦受益]。《了凡四训》这四篇重要的人生哲学当中,其中第四篇就是描述谦虚的益处。所以在孩子小时候学才华的时候,我们就时常提醒孩子常存谦虚,纵使今天才华很高,这其中成长的过程,有非常多的人给予照顾、提携,所以愈有才华,应该愈能感念这么多人对自己的付出,有这样的心境自然不会傲慢。一个孩子懂得谦卑,他可以无往不利。 
      四、见面之礼。当我们初次见面,处处有礼,就留给人家很好的印象,跟人家搭起友谊的桥梁。《弟子规》上讲[路遇长 急趋辑]。 
      (一)鞠躬。鞠躬是中国古代和一种礼仪,遇到长辈[急趋辑],主动去鞠躬,这个动作内化成恭敬之心,相信养成这一分恭敬的态度,对一个人的一生会受用不尽。 
      (二)握手。握手是西方的礼仪,目前很多场合都是用握手来打招呼。当我们处处都注意到,别人跟我们握手就很欢喜,也会让人家处处感觉很舒服。 
      1.握手的顺序。长辈与晚辈之间,长辈先伸手,晚辈再伸手;上司与下属之间,上司先伸手,下属再伸手;男生与女生之间,女生先伸手,男生再伸手。 
      2.握手的态度。朋友之间见到握手,首先要注意眼睛,眼睛要看对方,假如在跟朋友握手的时候,眼睛另外一个人,心不在焉,就很没诚意。所以眼睛要直视对方。 
      3.握手的力度。握手的时候,力气不要太大,不然会把人家捏得很疼。所以力度也要注意。 
      4.握手的位置。握手的时候,应该抓到手中部,不能就跟人家碰一下,好像职业病一样,就没有诚意,所以应该抓得差不多位置才好。 
      5.握手的时间。要注意握的时间不可以太长,不然别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要松手。尤其是男生遇到漂亮女生的时候,这一点更不可犯过失。 
      (三)互相介绍。握手以后要介绍。 
      1.介绍的顺序。跟握手的顺序正好倒过来。介绍的时候,先把晚辈介绍给长辈,下属介绍给上司,男生介绍给女生。[礼记 乐记]里面讲到[礼者,无地之序也],天地很自然的顺序跟规律。 
      2.递名片。递名片也要谨慎,拿过来双手递给别人,递的时候应该递过来别人就能看到的那一面,这个细节也流露出处处替人着想。接名片,要先看一下,看清楚对方姓什么,交谈时就不至于不知道怎么称呼而尴尬。拿了名片,看清楚就要把它放在皮包里,不要随便放在桌子上,那样是对人的不尊重。 
      五、与长者交谈要有耐性。《弟子规》上讲[长无言 退恭立]。
我们跟长辈打招呼了,假如长辈没什么了,等他离去了,我们就可以走了。一次,后学和一位年长的大姐在聊天,这时过来  一个同事找这位大姐有事,后学看他们在谈工作,就走开了。学了[长无言 退恭立],后学对照自己,与长者交谈只要有别人插话,后学不打招呼就离开,自己很没有耐性,忽略了长者的感受,对长者缺乏恭敬之心。真的是不学圣贤教诲,做错了很多事,还不知道。 
      六、送客之礼。《弟子规》上讲[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一)在车上、马上遇到长辈。[骑下马 乘下车],这是叙述古代的交通工具,坐在马上、车上,当我们坐在马上、遇到长辈,应该赶快下马,坐在车上,也应该先下车再行礼,推而广之,可能你刚好在忙,比方说正在干工作、打计算机等,长辈来了,也应该先放下来,先问好,处处不要忘失了这个恭敬之心。 
      (二)学礼要学得灵活。假如现在是坐在车子上面,车子正在高速行驶,突然发现长辈在开车,不能把车窗摇下来,大声喊长辈,这个会有安全的顾虑。所以学礼要学得灵活,不可以学死了。 
      (三)衍生成送客之礼。送长者、送客人,要等他离去以后才走。 
      1.现代的送客之礼。假如有电梯,把他送到电梯口,坐电梯下去,等客人离去看不到时,我们再回来。假如没电梯,就      把他送到楼梯口,看他转弯,我们再回去。 
      2.古代的送客之礼。古代的人在送长辈,送师长的时候,确确实实做到[过犹待 百步余],都是看到老师已经转弯了,见不到老师的身影才离开。假如没有遇到师长,我们智慧不开,烦恼不断!就是因为有师长点点滴滴的教诲,人生才得以有这么多的成长。所以,目送师长的过程,都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这一分师生之缘,珍惜人与人相处的情义。


惭愧后学pc00497敬上 感恩

分享文章   09.05.17 
-----------------------------------------------------------

尊敬的诸位老师、诸位学长: 
      大家好! 
      1、「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可用在哪些地方?
这一句经文是教我们接待客人的礼仪。有客人来家里,我们见面先是要问好,把拖鞋放的地方,要给人家方便,让人家可以顺势穿上。然后迎接客人到客厅坐下,再去倒杯水或冲茶,请客人喝。当这位客人是找家里其它人的时候,我们要赶快去把客人叫出来,或是家人不在,我们要问客人有什么事可以转达的,需要时还要用笔记录直来,或是留电话方便联系,家里接待客人如是,那孩子在学校,有人找班老师、班同学,都应是让人家等一会,赶快去把所要找的人找来,当没有找到人的时候,也要回来答复客人;出社会工作,在单位亦如是,做事有头有尾。不要有客人来找了,我们开着大噪门:“某某,有人来找你了。”弄得楼上楼下都听到你的声音,这也会影响到别人。所以,做事有头尾,让人家很舒服的感觉。 
      2、为何要称呼长辈而不直接叫名,有何重要性? 
      对人称呼我们从小要教好孩子,长养他对人的恭敬之心。在末学老家农村,家里我们称呼都是按辈份来叫的,伯伯、伯母,姐、哥、嫂,哪怕你的年龄比人小,但你的辈份跟他的父亲同辈份,他都称你叔叔或姑姑,农村对人的称呼有规矩一点。末学的孩子小时多在农村跟爷爷奶奶一起,奶奶对教孩子在称呼方面很好,孩子对邻居和村里的人如何称呼,她都分得清楚,所以孩子每次回老家看到他们就会叫,村里人都喜欢她,连奶奶也受到表扬“这个阿婆真会教,把孩子教得这么有礼貌”。 
      那末学的先生,在教育孩子对人称呼方面也很细心,比如年轻未婚的女子称“姐姐”,年长未婚才称“阿姨”;男子一样同此称呼“哥哥”,“叔叔”。先生说这样称呼让对方听起来比较舒服。
3、「对尊长勿现能」是什么意思?孩子学才华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学才华的目的是为人民、为社会服务,而不是学了才华去炫耀自己,让孩子在长辈面前现她的才能,觉得很了不起,这样反而会长了孩子的傲慢心,也会长自己的骄傲心。末学的侄女学习很好,才艺也学了不少,因为末学的小叔子是学校老师,老师的子女学东西可以优惠或免费,侄女也很好学,拉丁舞、扬琴、当主持人、表演舞蹈等样样都来,在侄女的老师表扬下,她的父母觉得我的孩子是很厉害,每次在通话中都表扬到孩子,有几次弟媳向婆婆说“奶奶,婧怡考试很好,您要出钱奖励她。”当时末学在场,回弟媳一句话“她是学生,当学生学习、考试,这些是她的本份事,不需奶奶出钱奖励”。小叔夫妻俩常常是谈利益才做事的,父母出钱,孩子做事,比如用物品、出游、钱来给予孩子的表扬奖励,认同西方教育,认为她家是最民主的,最公平的。所以很多时候孩子在长辈面前、在他人面前现才华是我们家长出的主意,家长的攀比心很重。 
      4、如何引导孩子行鞠躬礼? 
      教育孩子要慎于开始,我们为人父母者要以身作则。末学和孩子学习圣贤文化很长的时间了,教导孩子行鞠躬礼,只是在家里孩子早晚问安的时候行礼,再来是到孝廉中心见到老师行鞠躬礼,见到其它的家长和长辈很少行鞠躬礼,上行下效,这是末学的不善引导。 
      5、大人之间如何正确地行见面礼? 
      现在成人的见面礼是握手,人不学不知道,握手也很讲究,老少、男女,先介绍卑给尊,握手要先长后幼,先男后女,先尊后卑,这都是自然的礼节。与人握手力度还要适当,不可过重或过轻,这是对人轻慢的行为。 
      6、当我们在车上、路上遇到长辈或是送客时,该用什么礼仪对待尊长? 
      学礼用礼也要灵活,比如我们在路上、车上看见长辈或朋友,当时的车流量和行人又很多,这样冲过斑马线和车来与长辈或朋友打招呼,那就很危险,我们可以对着长辈或朋友点头打招呼;如果我们所坐的车已经停在一个地方,看长者来了,我们要赶快下车迎接长者,[长无言,退恭立],假如长者没有什么事了,等他离开,我们就可以走了。
当我们送客的时候,不可太随便了,[过犹待,百步余]。送客的礼仪,农村人都没有学过《弟子规》,但末学的父母、末学的公婆,他们确实做到了,家里来客人,他们都是很热情招待,问寒问暖的,客人要走时,他们送客人到路口等车,或是客      人自己开车过来的,都是等客人远离了他们方转身回家。 
      以上是末学的一点学习体会,恭请诸位老师、诸位学长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感恩


学生PC218敬上

本网注:感谢诸位老师、同学的学习心得分享,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及理念!

分享文章   09.05.16 
-----------------------------------------------------------
 
本文编号:20090711131328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上页 

返回 文摘分享  

 
说明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以上汇编之经典文化教育分享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四方,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知见、观点;
作为公益性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网站,链接、转载或内容若有侵权,敬请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欢迎您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与体会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