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第一个问题是提到有人提倡《弟子规》教学法,只背诵不讲说,久之孩子自然会懂;也有人说孩子背熟背完才给予解说,请问蔡老师的见解。
答:“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苏轼的名言。就是把书一直读,读了之后自有领会。以前的人有这个效果,但我们不一定有这个效果,为什么?因为古代人有很好的家教,他们《弟子规》不是到学校学的,是在家里三岁、五岁以前就学好了。他内心都有孝悌、都有仁爱,有这样的基础以后,他再去读这个经典,读熟了跟他的心性相应,他就有所体悟。假如我们的小孩现在很傲慢,没孝心,这书再怎么读应不起来,一定要补这个最重要的基础,家庭教育的基础所在就是这本《弟子规》。等孩子真正把《弟子规》落实了,确实他也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定要先把德基础打好。我们昨天也提到“行止不端”,林则徐先生说的,他的行为举止都跟经典不相应,“读书无益”,只会增长傲慢而已。
另外又提到背熟以后才给予讲解。其实《弟子规》跟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他在背“入则孝”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一句一句开始教导他。等已经读到“泛爱众”,背到“泛爱众”,我们“入则孝”讲完再接着讲“出则弟”,这不相妨碍。多背,背熟了,我们在讲解的时候他们的体会也比较深,因为那些句子他非常的熟悉,你一念出来他的注意力就集中了。
摘自 古晋《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