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学习问答 - 正文
 
 

关于事业

作者:大方广  

时间:2007-10-29  

http://www.dfg.cn/xfpt/

摘自  
 

    尊敬的老师:
     您们好!
     最近因为工作的问题,我陷入了深深的焦躁和不安当中。
     我在一家企业做企业管理,专门建章立制并进行人员的招聘、培训和考核。由于企业管理底子薄,我下了很大的功夫做改变,但是同时也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比如:员工不能再在工作时间吃饭了、不能迟到、早退了;不能再明目张胆用单位车办私事了等等;可是他们仅仅是有所收敛,由公开转为“地下”,改为偷偷摸摸地关上门吃……现在我俨然变成一名警察,几乎所有员工都在我面前“装”出一副样子,有时跟单位领导(老板)说一些情况,领导说“水至清则无鱼,要学会藏污纳垢,总不能把现有的员工全开除吧?”,我很难过,古训中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错在哪里呢?是不是我应该“洁身自好”不管别人了呢?可是作为一个部门经理,怎么可能不“管”员工呢?可是只要一说,对方就反感,现在善缘都来不及结,哪里还敢结什么恶缘,所以最近这一段时间我工作很低调,不愿再多说什么,领导说我总讲什么“德”啊什么的现在这个时代行不通,我培训工作也不知道怎么做了,这家企业营业额几乎隐瞒三分之二,我也几乎没有工作下去的信心了,最近领导又离了婚,另觅新欢,我劝也没劝住,看到企业面临诸多的问题,我真是忧心忡忡,但是真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帮他,或者离开公司另谋职业更好?
     《弟子规》中讲“居有常,业无变”,跳槽不是一件好事,再加上我现在已经35岁了,再换专业不太可能,无论在哪家企业,多半都是做企管,很可能这种苦恼一直延续下去……
     有一段时间,我在家开班教孩子学习《弟子规》、《论语》,免费向家长传播儿童读经理念,受到当地“华夏文化推广中心”各位前辈的好评,也极力让我作一名宣传员,但是后来姐姐说《弟子规》必须先做到才能教别人,否则就是“骗人”,想想自己的道德学问太差,所以也就停办了,又一次回到企业工作。
     请问老师,我该何去何从?我不甘心一生碌碌无为,更不想为了钱就什么职业都做,但是想想,我该做哪个行业呢?什么又适合我呢?现在上有老,下有小,我又该赚什么样的钱来履行我的责任呢?
    
     感恩,谢谢!鞠躬!
    
    
    
     一个彷徨人 
     
    

--------------------------------------------------------------------------------
回复:
    -尊敬的女士:您好!
    《格言联璧》云:「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古圣先贤的教诲,我们在学习、力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很关键的契入点,就是:圣贤教诲是拿来要求我们自己做到的,而不是拿来专门照别人缺点和错误的。
    尤其现在的人们,因为生活在竞争的环境里,心理上缺乏稳定感、安全感,多数人都很着急、浮躁,自卑和自傲在心中不停地交织争斗,因此精神易紧张,抑郁,而又看不到有好榜样的表演,心声无处倾诉,没有明师教导,亦无善友开解敦促,已经三代将近一百年缺失了圣贤教诲,所以看不到思想的光明大道,在盲——忙——茫中迷失了方向,整天过着解不开心结的日子而无法出离。
    这样一想,每一个人有这样那样的表现,都是因为明理的程度不够,自然而然呈现的状态而已。我们自己,不也是时时刻刻如此吗?古人云:「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做人之本分。孔老夫子一生,温、良、恭、俭、让,仁爱存心,忠恕待人,而为万世师表。可见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需要首先讲求真诚爱心,在建立信任的基础上,则可以「善相劝,德皆建」。否则,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有一位老师讲了他年轻时的一个故事:他年轻时在单位做职员,因为坐的是靠背椅,大家特别喜欢一边坐着,一边身子往后晃,以致支撑椅子的只是后面两条腿而已。
    这时,他们的领导过来了,领导说了一句话使他终身难忘:「小心啊,小心摔了啊!」
    本来年轻职员修身不严谨,谈笑之时,对物品(椅子)也不爱惜,按照我们一般人的想法,这些年轻人很不知尊重,身体语言显得轻浮,公家的椅子怎么可以随便晃呢?至少应该训斥或责备他们两句,让他们知道一点,以后收敛一点。殊不知,讨厌或瞧不起他们的心念一发出,对方马上就接收到了,这样冷峻的心态,很容易让心理防线比较脆弱的人崩溃,从而结下怨结。我们感召的果报,会是他人也以这样的心态对待我们。
    然而,一句温暖亲切关怀的话语,纯粹把对方当作孩子一样关怀、照顾,那对方接收的信息该有多美好啊!其实真正能做好领导,最高的指导原则就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接触过一位德高望重的领导,他在单位就是全力以赴工作,自己所知从不吝啬,毫无保留地与职员交流、沟通、指导,年轻人在这位领导属下工作,感到学了不少道德学问,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升。大家都把他当作自己的家长、师长,全都以能学做他那样的人为良好的心愿。
    
    每个人的坏习气,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必得有良好的榜样,做出来给大家看,而且还不要有特意是做给大家看的意思,这样真诚心潜移默化,犹如春风细雨,才会滋润干涸的心田。慢慢地大家的心也会柔软起来。
    《格言联璧》云:「古人爱人之意多,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易行。今人恶人之意多,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我们反省检点自己的存心,是否心灵深处,确实是把这些人看作是被自己管和审的,假如我们在他们的位置,我们希望有一个什么样的主管来培训、教导和相处呢?
    
    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如果有不合适的人员,该怎么跟他讲。这些事情要慎于始。一开始,各种规章制度和要求让大家弄清楚,平常教学、培训管理期间,以热情和真诚对待大家,如果真碰到不合适的人员,也诚心诚意地跟他沟通好,您为什么不可以被录取,今后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假如可以这样做,相信我们不仅会跟每一个接触到的人结善缘,而且大家还会深深地信任我们,感激我们。当一个人对别人做到仁至义尽,到了要分离的时候,别人一定打心眼里尊敬我们,走后还记挂着我们。
    
    学习传统文化的人,最好的提升时机就是遇到烦恼和痛苦的时候。古人云:「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业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因为有烦恼和痛苦,才会发心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教育,是现今社会当务之急。而我们自身,从格物致知做起,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而修身,回到原点,就是从《弟子规》做起,从孝道做起。「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我们对于他人的真诚爱心,归根结底是从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起步的,让我们回到身心安泰的原点,切实力行圣贤教诲,才能进而继发爱人、爱所有人之真心。
    
    您提到领导另觅新欢之事,因为已经既成事实,就不要再多谏言。我们给予他人帮助不在一时,而在终身。企业的运营,涉及到自己管理的部分,就尽心尽力。其他地方,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当善观因缘,以图补救,免损国家民众之利益,但是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忍得住,放得下的心。能忍辱负重,必能真正利益国家人民。
    
    一个人只要坚持不断地学习圣贤教诲,就能逐渐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您当下还是以学习、力行圣贤教诲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工作的事情,要学会拓展自己的爱心和耐心,无论在哪里,都尽力营造良好的氛围。如果确实缘分尽了,就等待新的机缘来临。不要害怕没有养家糊口的福分,平时要节俭过日子,今生要努力多吃苦,培福修慧。把自己内心的贪瞋痴慢的烦恼习气,一点一点像拔毒一样地除去,就会慢慢身心轻安了。但是这个过程是很不容易的,要顶得住,咬牙坚持不退转哦!
    
    身处于浊流潮涌的世间,我们要紧紧追随圣贤教诲,才会有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本文编号:20071029094450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上页 

返回 学习问答  

 
说明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以上汇编之经典文化教育分享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四方,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知见、观点;
作为公益性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网站,链接、转载或内容若有侵权,敬请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欢迎您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与体会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