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信息新闻 - 正文
 
 

六高校兴起晨读热 200多学子“读经诵典”

作者:新华网  

时间:2008-4-17  

http://www3.xinhuanet.com/chinanews/2008-04/17/content_13001681.htm

摘自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古人谆谆教导,奉劝广大学子清晨早起读书学习,不要辜负大好的青春年华。在古代,鸡啼破晓,很多读书人便坐到了书桌前,书塾里就传出了诵读《论语》、《诗经》的声音。这样的景象,如今“重现”在省会部分高校校园。

    校园飘来读书声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昨日清晨7时许,朗朗的读书声从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教学楼后面传出。循声找去,在楼后一个不大的广场前,30多名学生围成一道弧线,每人手里捧着一本小册子,一名女同学站在中间,领大家诵读《大学》。

    带领同学们晨读的女生叫孙丽烨,是河北科技大学中文专业大三的学生。“在石家庄不光我们学校有晨读活动。”孙丽烨介绍说,在师大、经贸大学、医科大、经济学院和铁道学院,都有类似的晨读活动,共有200多名大学生坚持晨读传统经典,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诵读经典修心性

    河北科技大学的晨读经典是从去年10月10日开始的。孙丽烨介绍说,去年4月,北京一耽学堂组织全国20多所高校社团共同发出《青年晨读》倡议,号召大学生晨读传统文化经典。河北科技大学的学生在省内率先开展此项活动,后来又扩展到省会及省内的其他高校。

    一耽学堂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等首都院校学生参与成立的民间公益组织,致力于学习、体认和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已经坚持了半年时间,读了《弟子规》、《大学》等传统经典,以后还要读《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以及四大名著等。”孙丽烨说。

    孙丽烨表示,之所以不读英语或其他科目,只读传统经典,是因为我国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传承着炎黄子孙的千载文明,诵读经典,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历史,同时养成刚健质朴的品格。

    大学老师:有利于年轻人成长

    大学生晨读经典,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严老师认为是件好事。“青年人要有开放的眼光,现代的头脑,但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更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我们的基因里沉淀着哪些文化。如果一味学习西方,忘了传统,那么民族的发展就缺乏后劲儿。”严老师说,晨读经典,可以让年轻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同时经典作品中有很多怎样做人,怎样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对年轻人的成长都是有好处的。但他同时表示,大学生还应以学业为重,传统经典没必要全部通读,当作课余爱好读读即可。

 
本文编号:20080417145905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上页 

返回 新闻信息  

 
说明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以上汇编之经典文化教育分享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四方,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知见、观点;
作为公益性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网站,链接、转载或内容若有侵权,敬请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欢迎您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与体会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