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叛逆”是近些年的流行词。但纵观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却难寻“叛逆”的踪影。是什么造成现代年轻人“叛逆”的性格,年轻人应该如何走出“叛逆”呢?
叛逆的产生不是偶然,根源在于孩子对父母缺少孝心和恭敬心。没有了这两项,孩子对父母的言语和行为自然会冒犯。加上外界不好言论和行为的影响,孩子很容易染上恶习,成长为叛逆的一代。
父母应该反思
父母首先应该反思自己。你是否在孩子面前说一套做一套呢?有些父母,自己忙着打麻将,却凶巴巴地对孩子说:“你怎么还不去看书?再不去,我就拿棍子了。”面对着自己不能约束自己的父母,孩子自然不服气,只不过屈服于暴力或者是训斥。即使他坐到书桌前,想必心还留在电视前面。
其次,父母当好孩子的榜样了吗?当你对孩子说,做人要有礼貌的时候,却对自己的父母呵斥或者是不耐烦,孩子怎么可能接受你说的理论。这些不服气积累下来,等到他长到和你一样高,拳头一样大的时候,他就有反抗的资本了。这时候,“叛逆”这个恶果就出现了。
孩子如何走出“叛逆”
对于孩子来说,《弟子规》中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应该好好领会。也许大家会有疑问,这是不是意味着父母的观念要全盘接受呢?这也许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误解。
《弟子规》的后半部分,对这句话作了补充“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中国的孝顺中的“顺”字,不是要求孩子全盘无条件地按照父母的要求行事,要先分辨对错,用理智去尽孝。
“顺”有两种情况。父母的责罚正确时,我们应该尽快地记住,好好去落实改正,这时候是要顺。父母的责罚不对时,不要当面顶撞,要懂得顺势而为,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顺”。父母有过失,我们没有去劝,那是陷父母于不义,也不是为人子女应该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