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文摘分享 - 正文
 
 

我对学习《弟子规》的一点认识

作者:吉林松花江中学  

时间:2008-6-24  

http://www.shjzx.com/E_ReadNews.asp?NewsID=220

摘自  
 

      从事班主任工作几十年,终日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不断探索,但始终苦于无门,不得要领,直至学习了《弟子规》,才觉得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有所师法,有所依赖。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语出《论语》)现就学习落实《弟子规》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正确认识《弟子规》

      《弟子规》取材于《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由清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将其内容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三字一组、两组一韵、四组一句编篡成文。(李毓秀,康熙年间中秀才,雍正年间中举人,乾隆年间中进士。)原文名为《训蒙文》后经晚清秀才贾存仁修订并更名为《弟子规》。因《弟子规》源于《论语》,故称“弟子规,圣人训。”由于《弟子规》通俗易懂,简单易行,从其问世之初始至民国后期止,与《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一起一直是学童启蒙的基础教材。是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戒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共分“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五部分,其中首孝悌和次谨信又分别由入则孝、出则悌和行则谨、事则信两部分组成。《弟子规》对“弟子”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言简意骇的语言做了详细且全面的阐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现在中小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语出《孝经》三才章第七)。”又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语出《孝经》开明宗义章第一)。可见,孝乃天经地义之事,道德之根本所在。所以,《弟子规》说:“首孝悌”。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之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之以悌,所以敬天之为人兄者也。教之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孝经》广至德章第十三)“君子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立于后世矣。”(《孝经》广扬名章第十四)教之以孝,并非仅以家居日常之孝敬父母为目的,教之以孝是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敬天下为人兄者,敬天下为人君者为目的。以忠移于君、顺移于长、治移于官为终极目标。故子曰:“夫孝,始于事亲,”“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意章第一)

      俄罗斯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就是首先教育其热爱父母,其教育理念为: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不爱父母何以爱国家。很难想象事亲不能尽孝者,怎能真心实意地热爱他人、热爱祖国。故子曰:“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孝经》圣治章第九)所以,《弟子规》开篇便说:“首孝悌”。若能做到“入则孝  出则悌”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为)孝之始也。”以“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为)孝之终也。”则“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不难做到。

二、学习《弟子规》的必要性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语出《师说》)为人师者,首先是“传道”然后才是“授业”和“解惑”。那么,何为“道”?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可见,所谓“道”乃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是天、地、人之自然法则,是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

      毛泽东主席早期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在德、智、体三个方面德育放在首位,那么什么是“德”呢?德应指: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和行为准则的自觉意识。那么,所谓“道德”就是自觉遵守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行为准则的思想意识。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纵观我国建国以来对此也作过许多偿试和努力,从早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五讲四美三热爱》再到《四有新人》直至《八荣八耻》,除《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外,均不如《弟子规》那么具体和可操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虽较具体但又不如《弟子规》那么细致和全面。因此,可以说《弟子规》应当是迄今为止最具体、最全面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准则”。全面学习、惯彻、落实《弟子规》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道德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人担心学习《弟子规》会影响学习,《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者常无事,及至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其大意是说:认真学习会不断的有所收获,但学习的方法会不断减少,减之再减,直至不需任何方法,当达到不需任何方法时则无所不能。能取得天下的人不会那么忙碌,若是整天忙忙碌碌的人则不可能取得天下。细细品味,世间事本来如此。例如:我们在刚学习写字时,会面临着一大堆的方法、要点、规律。既要注意写字姿势又要掌握运笔规律,又是间架结构,又是“真、草、隶、篆”“欧、柳、颜、赵”各种书体,既有“永字八法”又有“九宫密籍”。各种方法各种注意事项不计其数。但是随着学习不断进步,需要注意的事项会越来越少,需要学习的方法也越来越少。如能达到书圣王羲之的境界,只需信手拈来,一挥而就,便是精品。这便是“取天下者常无事”、“无为而无不为”之最高境界。如果我们能够真正贯彻落实《弟子规》,达到这一境界也并非不可能。试想如果学生真正作到了“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那么,还需要我们反复的去批评和教育吗?如果学生真正学会了“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我们还需为其学习方法而担心吗?因此,我认为:如果真正全面惯彻落实了《弟子规》,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而且还可能达到“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

三、学习和落实《弟子规》还需家庭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三字经》)。为人之初,本性善良,性情相近。但由于所处环境不同,生活习惯相去甚远,如不及时教导,其善良的本性可能会发生迁移。

      学生的成长过程必然要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方面影响。但三个方面所起的作用又各不相同。如把学生比作一部电脑,则电脑的硬件部分相当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智商水平等先天因素,电脑硬件的各项物理性能及硬盘的大小、内存的多少决定着电脑的工作能力和反应速度,这就相当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智商水平决定着学生在学习中的接受能力和接受速度。家庭教育则相当于为电脑安装的操作系统。如果家长本身具有博学的知识良好的修养,其家庭教育就会为子女安装较高版本的正版操作系统(如windowsXP、windosVista等等)。如果家长只有博学的知识而不具备良好的修养,则只能为其子女安装盗版的操作系统。如果家长虽有良好的修养而不具备博学的知识,则会为其子女安装较低版本的正版操作系统(如Ms-dos或Uc-dos等等)。如果其家长既无知识又缺泛修养,则他为子女安装的便是低版本的盗版系统。而学校教育可分两部分,班主任工作就相当于为学生这部电脑的操作系统不断提供补丁程序并使其逐渐升级换代,科任的教学工作就是为学生这部电脑安装各种应用软件(如:Office办公软件等等)。同样,老师的学识和修养也决定着所装软件版本的高低和性能的优劣。社会教育就相当于电脑网络,它既能提供大量的各种信息和各种免费的或收费的各种应用软件,同时又挟带着各种大量的陷井和病毒。学生的各种软件系统则决定着他的抗病毒能力。

      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落实《弟子规》,不仅可以使学生不断的升级换代,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对各种病毒的识别能力和免疫能力。

      然而学习和贯彻、落实《弟子规》仅靠学校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大力的协助和支持。如果将学生比作一只风筝,那么要想使风筝飞的稳、飞得高,直接与之相连的应有三根线的约束,这就是:家庭、学校和社会。至少也应该有两根线,那应该是家庭和学校。只有一根线的风筝是飞不起来的,没有线的风筝就更无法飞起来。但是不管是三根线还是两根线,最后都必须汇成一根线,扭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这最后的一根线就是学生也包括全体公民须共同遵守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道德准则。而《弟子规》则是最基本的人类社会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所以为了我们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了构建我们的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请适度的拉紧我们手中的线!

 
本文编号:20080624094106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上页 

返回 文摘分享  

 
说明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以上汇编之经典文化教育分享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四方,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知见、观点;
作为公益性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网站,链接、转载或内容若有侵权,敬请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欢迎您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与体会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