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
我的个性比较急,还有点完美主义,常常在家里制造紧张气氛,我先生老提醒我要注意“和”为贵,要宽以待人 ,可是我总觉得父母家人的观点想法不正确,比如老感觉母亲太细,不豁达,对我的很多言行都要提出她的建议,我觉得束手束脚的,在一些健康的观念上也颇有争论,如果要宽以待人是不是不应该干涉别人怎们想,毕竟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可是我老想去纠正别人还不愿别人尤其是父母叨叨我。
是不是蔡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不是世间人的言行规范?要做到宽容就要“装聋作哑”呢?
--------------------------------------------------------------------------------
回复:
-尊敬的女士:您好!
学习传统文化是要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开发我们自性本有的理智和智慧。要达到此目的,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基本态度,那就是「圣贤教诲是用来要求我一个人的,而不是让我拿来做标准要求别人的。」
只有抱持这样的态度,才有可能不断提升并成就自己的道德学问。
您对母亲会有这样的心态,是因为从小受到娇宠,不知敬重长辈所致。每个人思想见解的形成,都各有因缘,尤其是形成已久,已经根深蒂固了,再要转变,实在是很难很难。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一定要提起设身处地、感同身受之心,不要强把自己的意见加诸于人,如果别人不同意,还会生气。其实反过来一想,自己这样,也是执着啊!
古人云:「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我们有一个温暖的家,有母亲不停的唠叨,是多么大的福分。另外还要体会到一点,母亲的唠叨是因为多年我们不懂事,总是让老人家操心所致。假如我们现在有很高的德行,各方面受人敬重,还能养父母之身、之心、之志,恐怕母亲看到我们,连欣慰都来不及,哪还会唠叨个不停呢?
在健康观念上,要认识清楚也是很不容易的。毕竟人会受自身眼、耳、鼻、舌、身、意的束缚,受到几十年来的认知和经验的局限,会无法一时接受真正健康饮食的理论。这也不用强求,我们把握好自己,不要饮苦食毒就好。余者顺其自然,只有我们的德能得到大家足够的承认,我们讲的话大家欢喜听从,才可以讲。否则就默默地学习、力行圣贤教诲,以身体力行的方式来「演说」。只要您愿意沉心静气,以理智来待人、处事、接物,您就会烦恼轻,智慧长,日日进步,真正体会到成长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