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文摘分享 - 正文
 
 

教,注重身教、用言行影响学生

作者:唐山英才学校  

时间:2008-7-16  

http://www.ying-cai.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59

本站原创  
 

      我们在茫茫人海、滚滚红尘中,东闯西杀,摸爬滚打,追求完美人生。匆忙中人生的路已经走过了几年或几十年。猛回首,认真思索,有欣慰,也有遗憾。翻开古圣贤经典,逐条对照,原来我们在追求人生完美时,只是要求或希望身边的人、事、物样样完美。以一颗有求的心,一直在向外攀求,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即,自己并不完美。首先应该完美的是自己,先修己身。欲修其身,先正己心。欲正己心,先诚己意。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一切的教育根本,就是从孝道开始。

      人生天地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腹以怀我,乳以哺我。以衣温我,以食饱我,恩高如天,德厚以地。是天地间最亲的人。正所谓,至亲者莫过于父(母)子。此大恩大德一生难以报答,我们有何理由对父母不尽孝道呢?马驹戏而不骑母,羊羔跪母求乳,乌鸦羽丰而反哺。动物尚且知道如此尽孝感恩,况人乎?

      所以孝顺乃立德之本,一个不知孝顺父母,不知对父母感恩的人,就是一个无“德”之人,不知羞耻之人。对父母尚且如此,对父母之外的人可想而知。这种无德之人决不可能成大器,可能一时一事偶有小绩,也难长远。故我们要学“入则孝”,要知道感恩,这是做一个有德之人的起码的标准。

      对这些古代经典,不仅要学生学,我们成年人也要学。所以我说,首先该完美的是自己。教儿教女,先教自己。

      一、“教”,

      左边“老”字头在上,“子”在下。“老”指父母、长者、教师。“子”指孩子、小辈、学生。右边“攵”表示反复。

      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反复引导,反复演练”

      故我们教学生的过程,就是教师做典范,学生跟着仿效,并反复引导,反复演练而达到使学生把做人的根本道理和文化科学知识变为自己人生资源的过程。依此说法,“上所施”乃重中之重。

      故教育学生,提升学生的品德,关键在我们教师自身修养,随时随地,给学生作出榜样。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用我们自己的正确言行给学生作出示范。学生的眼睛如相机,真实拍下教师的一举一动,“下所效”就见成效了。稻穗越丰满,它就垂得越低。海纳百川,而大海与百川比起来是最低下的位置。谦虚做人,谨慎为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必先做到。正所谓“正人先正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攻人之恶勿太严,当思其堪受”;“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

      教书育人,从自己做起,身教胜于言教。教育最省力的形式就是身教。学生最爱听的是关于老师的故事。

      二、“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传做人之道、奉献之道

      授立身之业、科学之业

      解德行之惑、学术之惑

      教师教育工作的两大主轴:“长善,救失”。

      “长善”:增长善心,提高品行,增长才干,提高各项素质。

      “救失”:补救过失,纠正方向,查缺补漏,改正各方面不足。

      胡锦涛总书记在八荣八耻论述中,以骄奢淫逸为耻,也是指出了我们应救失的内容。

      怎样“救失”,首先一条依然是家长、教师从我做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爱心去帮助孩子,用言行去感动孩子。教育之成在于爱,教育之败在于惰。以身作则,我们说到一定要做到,甚至是先做到,然后才说到。做到以后才说是圣人,说了以后能做到是贤人,说了以后不做叫骗人。作为教师,我们争做圣人,至少做贤人,决不可骗人。“圣与贤可训致”,所以我们要遇事三思而后行,读圣贤书,时刻提醒自己要以身作则。要先从修身做起,要时刻想着我们身边有很多双眼睛盯着我们, “下所效”,在效仿我们。

      要有奉献精神,“不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在“流俗众,仁者希”的环境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只有把“长善”与“救失”有机结合,教师上有所优施,下才有所好效。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有目的地“长善”,有针对性地“救失”。

      魏书生的名言:“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仔细推敲,也是这个道理。如“一分钟做家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都是“长善、救失”的具体措施。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实际上就是“长善”和“救失”的内容。

      三、中华古典文化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个字“君、亲、师”。

      “君”非指帝王,指君子,指能以身作则作善者。

      “亲”教师对学生、领导对员工、学生之间、员工之间“天同覆,地同载”“凡是人,皆须爱”。以亲人相待。

      “师”上辈对下辈、领导对员工、教师对学生都要无私传授做人准则、社会经验、科学知识。员工之间、学生之间都要能者为师,互相帮助。“己有能,勿自私”。

      我们这个行业的工作者为什么叫“教师”?因为我们是“上所施”者,是“下所效”者的楷模;又因为我们最主要的工作是“长善、救失”。而“长善、救失”又必须学圣人,做贤人,而不能骗人。所以称我们为“教师”。

      我们要想不愧对“教师”这一称号,必须首先学好《弟子规》,规范自身言行,才有资格指导学生学习《弟子规》,规范学生言行,用行动影响学生,以真诚帮助学生。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我们才会“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本文编号:20080716000123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上页 

返回 文摘分享  

 
说明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以上汇编之经典文化教育分享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四方,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知见、观点;
作为公益性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网站,链接、转载或内容若有侵权,敬请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欢迎您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与体会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