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由教科所陈书记带队,我们一行5人来到了座落在安徽庐江汤池镇的中华文化教育中心,开始了为期五天的“幸福人生讲座”培训。虽然只学习了短短的五天,但每天长达10多个小时的学习,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弟子规》和经典文化能够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极大的变化,为此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恩:感恩所有为传承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而不懈努力的人们。因为他们,才让圣贤的经典变得那样的可亲可敬,使我们能够遥遥地望到古圣先贤那高大的背影,感受到一颗颗为国为民、为子孙后代的赤诚之心。我将我的体会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都能够感受到——经典是可以指导生活的,是可以改变生活的,是可以让人生变得幸福美满的。
朋友们,听过《小河》的故事吗?
有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家门前不远处有条小河,他天天和小河一起玩。可是没过多久,他看见别的小孩子都有漂亮的衣服,好玩的玩具,心里很不高兴。他来到小河边,向小河诉说自己的烦恼。小河听了连忙说:“不要紧,我可以帮你。你到我的身体里来,捞一些鱼、虾拿去卖,就可以换一些你喜欢的东西了。”这个少年高高兴兴地回去了,从此他就忘记了小河,再也没去过小河边了。
一转眼,这个少年长成了青年,他又遇到了烦恼,这时他才想起了小河,于是来到了小河边。小河看见他来了,高兴地说:“你是来看我的吗?”这个青年说:“不,我不是来看你的。我遇到了烦恼,我谈了一个女朋友,想买房子可没有足够的钱。”小河说:“噢,我也可以帮你的。我的岸上有很多很多的树,你把它砍掉拿去卖,用换来的钱去买结婚的房子吧。”这个青年听了非常高兴,赶紧把树全砍光了,可是他一下子就又忘记了小河。一直到他中年的时候,他又遇到了烦恼,他又来到了小河边。小河看见他来了,高兴地说:“你是来看我的吗?”这个中年人说:“不,我不是来看你的。我现在的日子过得实在是太平淡了,我想到大海中去遨游一番,你能帮我吗?”小河听了叹了一口气说:“哎,我还是可以帮你的。”小河弄了一条船,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把小船推到了大海。这个中年人在大海上游荡了好多年,一直游荡到了老年。到了老年的时候,他又回到了小河边。小河看见他来了,高兴地说:“你是来看我的吗?”这个老年人说:“我不是来看你的,我已经很累了,只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下。”这个时候的小河已经完全干涸,因为河边的树木早已全部砍光,小河的河床都露出来了。可是小河还是说:“我还是可以帮你的。我肚子里的沙子被太阳晒得很温暖,你就躺到我的身体上睡一会吧。”
朋友们,故事讲完了,小河象征着谁呢?小河象征着我们的母亲!在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的母亲都会竭尽全力地呵护我们,帮助我们,我们每一个人一生都在母亲的怀里滋生,直至这条河干涸。
百善孝为先。听了小河的故事,我不由自主又想起了《仲由负米》的故事:孔子的弟子子路,从百里之外背米回家,奉养双亲,虽然身体很累,心里却快乐无比。而当他功成名就之时,面对山珍海味却难过得吃不下去,因为父母已经不在世上,再想走百里的路背米回家奉养双亲,已经不能够了。所以古人讲: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古圣先贤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我再也不能只关注自己的心情、自己的得失,而要更多地关注公婆、父母、丈夫和孩子,他们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他们的感受就是我的感受。
从庐江回到家,我马上向婆婆道歉:对不起,过去我不懂事,说话很不注意,请您老人家原谅我。婆婆听了很受感动。《弟子规》说:晨则省,昏则定。我决心早上向公公婆婆问好,晚上跟他们说晚安。刚开始说不出口,因为我从来没有这么客气过,但我强迫自己说,因为想起老师说过:行孝和行善不能等。现在我不仅能真诚地问候,而且也尽力承担更多地家务,让两位老人休息好。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我尽量少说无关紧要的话,说话也注意是否和气,是否出自诚心,尽量不指责别人,不说气话、牢骚话,因为往往这样的话刚讲出来,自己都后悔不已,怎么能让家里人受益呢?
我时常想起老师说过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每当发生了矛盾,我首先检讨自己,向别人道歉,即使自己只有百分之一的错误。因为时常想到能够控制情绪的人就能够掌握未来。我竟然不容易生气了,有点不愉快也能很快平息怒气,几天下来,家里的气氛非常融洽,我第一次感到其实幸福离我这么近。
现在每次回娘家,我总是发现父母的变化,毕竟岁月不饶人。爸爸妈妈不是腰痛就是头痛,我竭尽全力去分担他们的痛苦。我非常庆幸,能够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听到老师的讲课,学习到《弟子规》,学习到古圣先贤那样多的感人至深的榜样——做人、尽孝、自我完善。听了老师的教诲,我的内心深处生起了惭愧之心、效法之心、自信之心,更生起了决心。我想,即使不能像老师们一样去各地讲课,也完全可以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去演绎出圣贤的教诲,把握人生的每一次机会,让自己的人生不虚度,努力用一颗丹心在家人、朋友、同事的人生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网注:感谢老师的分享!http://www.teacherblog.com.cn/blog/4973/archives/2008/2008618171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