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您好:
感激您的垂慈赐教,帮学生解答了之前的问题。学生实在是一个非常愚痴的人,又缺乏自信,故常常在事后反省时都不能完全肯定自己有没有偏差有没有过失,很想能做到无过,所以希望得到老师的指正,帮助学生增强信心在以后的历事练心中得到改善。老师很理解学生的心意,每次都不厌其烦,耐心分析开导学生,勉励学生,学生感激不尽。
知道老师很忙,故不敢无故常打扰,但实在因心中还有问题,故再次请教老师,老师不必急着回复,待空闲时回复即可,学生会耐心等候。
今就如何纠正不识人情,无义无礼,落实礼尚往来请老师指教。
1。如因自己已布施金钱物品给人,后得到他人的物品时,是否也需要一一记清并估价回礼?特别是长辈及家人。学生以前是同样作价给他们钱,但后来他们的反应让自己忏悔是否又做错了。学生要求自己尽量过最简单的生活,给女儿也不会买太多衣物用品,结果每次回老家,妈妈弟媳妇妹妹他们都会给我们买新衣服,学生悄悄把钱放在一些合适的地方,他们事后也都会发现。后来妹妹第一个跳出来骂了学生一顿,说这样亲情都没有了。再次回去后让母亲将钱还给学生(因为学生辞职在家已三年半了,他们可能不想让学生破费)。但是她还是照样买衣物给女儿,有一次还先发制人,学生回应不够妥当,躲也躲不掉,结果惹得大家不开心。请问老师此种情形如何落实礼尚往来?
2。在自己只略有帮人却得到他人的物品,他人也不希望得到回礼时如何是好?对于这样的朋友学生是一段时间后买学东西回赠,但感觉到其实彼此都有压力,请问老师怎样做最妥当?
3。很多年以前自己还没有接触到圣贤教诲时得到很多别人赠送的财物,如何回报最好?以前自己曾经一一作价邮寄回给他们,但是其中人有些感觉寄钱可能反而不太合适,是否就以他们的名义做布施不必回礼呢?还有一些人事变迁,要一一联系上也有困难。担心这是否又是自己的钻牛角尖认死礼了?
学生没有智慧,也不知道别人缺少什么,回什么好,所以面对人情很痛苦。比如家人朋友等,学生因自己得到圣贤教诲而受到利益,多么希望他们也都能够来学啊,他们什么都不缺,惟有缺少圣贤教育,但是学生起初的一番苦心没有人理解,给他们书和光碟似乎也无兴趣,或束之高阁或随便乱弃,曾经看到老师讲课的光碟被家人乱丢而损坏,学生很难过,忏悔自己做得不好,才不能让他们接受,故将给家人的书和碟全部收回,给其他的有缘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太轻易得到的东西不会珍惜。不要强求才好。但对给其他人的书,学生就没有好办法收拾残局了,只能吸取教训,不再乱给人了,还是管好自己先好好学习重要,先求自己的觉悟最重要,不知道学生这样理解对不对。
以上问题恳请老师指点,帮助学生修正言行。
感恩老师。
惭愧人,敬上
--------------------------------------------------------------------------------
回复:
-尊敬的单女士:
您好!
非常感恩您真诚的信任和鼓励,使我们能不揣固陋,敢于将一点浅见和您沟通、交流。如果有不妥之处,诚请您根据实际情形调整。
您的问题是:「如何纠正不识人情,无义无礼,落实礼尚往来」?
看到您写的1.妹妹和母亲、弟媳妇的表演,实在是太精彩了。您有这么美好温馨的娘家,实在是您的福分,敬请好好珍惜。您的妹妹是一个爽快之人,手足之情深植心中,无尽的关爱会延续一生。所以虽然您是姐姐,您就满怀欢喜接受妹妹的爱心,让她也欢喜才是。您每次回家肯定已经给大家带过礼物了,那就好了,不要再和他们争了。尤其是买衣物给女儿,您尽量让孩子能当场穿上就当场穿;不能当时穿,拿回家就让孩子穿,照几张美美的照片寄回家;每次回家,倘若带着孩子,就让孩子穿家人给买的衣服。这样他们一定会很开心的。有了亲情的滋润,您的心也会慢慢打开来。和家人在一起,欢欢喜喜,和和气气的,这就是落实圣贤教诲。否则,您过于固执和推辞,他们就会认为您学习越学越闭守,傻了,谁还会愿意听您讲话,愿意接受您推荐的光盘和书籍呢?
2.学习「恒顺众生,无有疲厌」,就按照他人的心意,您领受他们的好意,将来有机会再给予关怀和帮助不迟。给予之时,不要让人感觉这是回礼,而是真心实意的帮助,他们接受也很自然,也很感激,这样就好了。彼此心中留下此人是忠厚老实人的印象,紧急时可以依靠和托付重要的事情。《朱子治家格言》云:「屈志老成,急则可相倚。」
3.您可以首先联系一下,问候家庭生活工作状况,等过年过节,略寄应时之礼。最好不要寄钱,否则会给人难堪的。也可以以他们的名义做布施,把真实利益回向给他们。对于无法联系者,心中永存感恩之情,并将他们的慈悲仁爱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好好待人、处事、接物。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道德学问的提升就在历事练心,时时处处感受他人的需要之中。所以敬请您不要痛苦,正是这痛苦会助您德行提升,不断成长。家人是和我们缘分最近的亲人,我们希望把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教诲传递给他们,这样急切的心情,相信许多人都有类似的体验。到后来才发现,只有家人非常喜爱我们,信任我们,尊敬我们,他们才会接受我们的劝告。要建立这样的关系,我们自己必须先好好领悟圣贤教诲的精神实质,完全用来要求自己,而不是拿它来要求别人,对照别人。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就会生烦恼,这样子就不是「反求诸己」,而是向外驰求了。
偏居一隅,似乎感到很清净,但倘若不能自制,杂念纷飞还是枉然;勇敢面对现实,不逃避应有的待人、处事、接物,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在一段时间,甚至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会感到内心犹如烈火焚烧,但是新的身心时时刻刻都在诞生。诚祝您期许自己,成为火中红莲,在永久坚持的学习中,体悟到纯净纯善的美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