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先声明以下的意见只是讨论《弟子规》符不符合普适性。
《弟子规》是教诲少年儿童传统道德的文章,其内容是教导我们(包含现代社会的为人父母者,也同时包括了为人子女者;不只是华人,也包含了异族同胞)处世做人的基本法则。例如在古代法律中偷盗是犯法的,这仍适用于许多现代国家。另外如孝道,也不能说孝道是源于古农业社会的,就不适合现代社会。
现在我试以《弟子规》中的“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来谈谈其广泛性。
“冬则温,夏则凊”: 这句话不能只从文字表面的意义来体会。若只论表面意义而断定,新加坡地处热带,这句话就显得不合时。但若引伸为对父母和长辈的时时刻刻的关怀,就能以这句话作为青少年的行为指导原则,就可规劝他们做到:当父母工作回来,身心疲惫不堪时,为父母倒一杯水,为父母准备好洗澡水,为父母端好饭菜。并进一步解释,对父母不关心的人,能要求他关心身边的人吗? 此句的用意是指出关心父母是培养爱心,由对父母的关心而引伸到对一切人的关怀。所谓一切男人皆我父,所谓一切女人皆我母,这是伟大的情操。父母会老,一旦起居不能自主,做为子女的,是不是要照顾他们呢?如果平时不培养关怀的心,难道会在日后突生孝顺之心吗?古人说:“子欲养亲不在”是人间一苦。
“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 以现代情景来解释是:不论再怎么忙,早晨一声“早安”、“爸妈我去上学(或去上班)”是应该能做到的。出门时对父母,老婆,儿女,对上司,甚至对下属交代自己的去向,对一般人的待人处世是有百般好处的,而不仅仅是只对父母的礼貌而已,这几句话包含了培养做人处世的学问。
“居有常,业无变”: 此“居”不单指居住,是指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何时读书,何时玩耍游戏,何时休息都要有规律。没有生活规律的人,作事没有计划,没有效率,肯定不是一为好员工,好老板。
“业”也一样,不是单指事业工作。是要我们立好志向,专心工作,不怕困难,不轻易放弃的坚定不移的信心,这是成功的一个条件。常改变方向无志向的人,是注定失败者。
再以“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来看其普适性。长者是谁? 是父母、长官、上司、老板、学校老师、校长,甚至洗厠所的工人,是所有的年长者。一个人能对别人起恭敬心,才能有感恩心。主张“人人平等”,并不与劝人不可傲慢无礼有所抵触。一位没有恭敬心的人,能当社会栋梁吗? 若没有恭敬心,试想我们的社会将是什么样? 现在不让位,不顾他人在地铁上大声讲电话的人已比比皆是,这类行为都是出自不尊重他人的自私心理。
最后仅以《弟子规》中“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的教诲,结束此文,以免浪费宝贵版位。
作者是退休商人,现当部分时间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