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学习问答 - 正文
 
 

如何根治嗔恚

作者:大方广  

时间:2008-7-26  

http://www.dfg.cn

摘自  
 

      尊敬的诸位老师您好!学生接触圣贤教育,开始对人生看法有了很大改变,毛病很多,自己也很痛苦,想改但是遇见外面诱惑的境界又把持不住,一次又一次犯错,很是羞耻、惭愧!今天我妈妈说一件很无关紧要的事情,但是事情不是她说的那样的,我觉得很委屈,我觉得那种小事连撒谎的必要都没有,可是她不相信我。我就发起火来,这边刚发完火那边内心里就后悔起来。很是懊恼!尊敬的老师,我感觉生活非常的痛苦、我自己毛病习气太重,真觉得这个世间一点意思也没有,我的心就是转不过来。请老师帮帮我,给您鞠躬了!

--------------------------------------------------------------------------------
回复:
      -尊敬的同学:您好!
      您提到的这种情形,确实妈妈肯定会很伤心的。但是请您不要感到这个世间一点意思也没有。您感到羞耻、惭愧,这就是很值得赞赏的态度,在您有如此改过之心的时候,古圣先贤、老祖宗、父母、老师的内心,都是知道您的真诚的。只是这真诚被习性所污染,当我们由贪瞋痴烦恼作主的时候,就会呈现出种种自己无法控制,而伤害别人的情形。
      所以古圣先贤以伦理道德教化民众,制礼作乐,使人人懂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以谦谨恭慎的态度来待人、处事、接物。
      比如说,对待父母,我们应该是一个什么态度呢?怡声下气,曲顺亲意,尽心竭力使父母欢心。这种态度源自知恩报恩的心。我们都知道父母恩重如山,但是对于这深恩的体悟程度,决定了我们对父母的感恩和爱戴。有一部《父母恩重难报经》,举凡看过之人,无不泪如雨下,感受到父母的深恩厚德,为自己的不孝而痛悔无极。父母生养我们,教导我们,一点一滴都包含着至深的爱,欲报之德,昊天罔及。我们的思想、言语、行为倘若有一丝毫对父母怀有烦恼之意,那就是不孝。因为对我们恩重如山,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无法用任何言语表达的父母大人,我们为人子女者哪怕是稍有一丝令父母不快,都没有尽到本分。我们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回报,都追不上父母付出恩德万分之一,我们压根儿就没有任何的资格,任何的权利可以对父母态度不好,更不可以对父母顶撞、叫喊,甚至动手,虐待。乌鸦尚知反哺,羔羊尚知跪乳,这孝鸟孝畜,世世代代对它们的父母都能感恩图报,我们人更应当好好孝顺父母,为社会大众做个好榜样。
    
      可能看到这里,您一定更伤心了吧。唉,出现这样的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自小没有系统地接受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教育的缘故,这不是您一个人的悲哀,而是三代人、整个民族和世界的悲哀啊!而且我们自小因为备受父母长辈的疼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求必应,父母成了「孝子」——孝顺子女,儿女被惯成小皇帝,小公主,完全不懂得父母的深恩,而是以自我为中心,与父母应对的时候,自己俨然就是皇帝、公主、法官、监察大人、领导、教训者,遇事时时处处首先想到的是「我,我的感受,我的需要,我的想法,我的愿望,我的理想,我的目标……」因为思维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接下来的线就被「我」所牵,一直到「我感到委屈,我生气,我要发表自己的意见,我要发泄自己的情绪,啊——啊——啊——」
      因此这样一看,这个「我」的念头,是最可怕的。「我」就是自私自利,不顾他人的感受,不管他人死活,不理会他人需要,看不到他人付出,体会不到他人辛劳。故,我们与他人的矛盾,在自己内心的自私自利与利他的矛盾。只有摒弃小我的浅短知见,多为他人着想,多为他人付出,我们就不会陷入自我的狭小圈子,心量就会逐渐扩大。古人云:「量大福大。」当我们关爱礼敬他人,自然而然就会感召他人对我们的关爱和礼敬。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感受需要和付出关爱的原点,就在家庭之中,从孝顺父母开始。
    
      我们来分析一下您提到的这件事:
      今天我妈妈说一件很无关紧要的事情——妈妈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孩子的成长,即便是我们认为的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妈妈想到有可能会影响我们的道德品质,因此记在心里,在家的时候就跟我们提起。(有妈的孩子是个宝啊!)
      但是事情不是她说的那样的——正因为不太了解,所以妈妈提起,我们应当给妈妈好好讲清楚。《弟子规》云:「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我觉得很委屈——妈妈教导孩子是为人母的本分,但妈妈和我们一样,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知道得一清二楚。也由此想到,当我们不清楚事情的时候,面对我们质问的那个人,他的心理感受会如何?因此当更理解他人、关怀他人。而对妈妈,做儿女的就是温顺听妈妈讲完话,再细声细气地回复就好。这样妈妈的心里就不会受伤害了。
      我觉得那种小事连撒谎的必要都没有——我们的道德品质来自于父母的教导,如果具有不撒谎的美德,应当感恩父母给予正确的教导,使我们有诚实的概念。这句话里很值得注意的是——什么事情有必要撒谎?要守住我们的起心动念不要有恶的念头。
      可是她不相信我——为什么我们的回应会使妈妈不相信,假如我们一直都是很令妈妈相信的,放心的,此时的情形可能不一样。所以我们反求诸己,一定是我们平时太多令妈妈不放心,才会在这么一件小事上还让妈妈担心的。这样一想,才是抓住根源反省啊!
      我就发起火来——愤怒的烈火,不仅烧伤自心,也灼伤妈妈的心。想想我们自小就已经把妈妈各种各样的情形伤害过多少次了?
      这边刚发完火那边内心里就后悔起来——感恩和良善的心,永远在我们纯净纯善的本性里,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所以只要我们能勇于改过,就一定能恢复圆满完美的自我。
    
      我们再来看您后边的几句话:
      尊敬的老师——您的这句话犹如甘泉,滋润人的内心。在我们的眼前,看到您清澈透亮的眼眸,请相信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
      我感觉生活非常的痛苦——感到痛苦,就要想到改变,就会离苦得乐了。呵呵,握手!
      我自己毛病习气太重——大家都是患难之交,毛病习气都很重,关键是要勇敢面对,一点一滴改正。日日反省,日日自新,学习、力行圣贤教诲,一门深入,长时熏习,天长日久,就会换来一个全新的自我!
      真觉得这个世间一点意思也没有——沉浸在痛苦和烦恼之中,当然感觉没有意思。但是,是否我一个人感到没有意思,这个世间就没有意思呢?不是!您看天空中朵朵白云,蓝天下花草树木,清泉小溪,清风明月,鸟兽虫鱼,许许多多的人们,也同样面临自己生命中的一切人事物,尽心竭力协调,努力把美好的东西带给大家。我们在这里哀叹的时候,又有多少人其实是在深切地关爱着我们呢?就连我们出门在外,吃的一碗面条,那里面又包含了天地、农民、工人、商人、厨师、服务人员的多少付出与爱心呢?我们在感慨的时候,我们所呼吸的空气,所喝的水,所拥有的反省的环境,那又是有怎样的因缘才被我们利用的呢?我们思考,自己思想、言语、行为到今天为止,一直以来所具有的平台,那是从古以来多少的众缘和合而堆垒成的呢?不要轻忽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多么珍贵难得的一切。即使万万年的累积,也不一定能有现在这样美好的一切呀!
      我的心就是转不过来——风不吹,日不晒,雨不淋,肚子不饿,还有母亲作为撒气的对象,当然转不过来了。因为我们的条件太好了,被保护得严严实实,没有自己独立承受重任,没有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练,没有历经风霜雨雪,还是随顺自己「受了委屈,人格被否定,需要有一个说法」的气愤心理,感到自己的委屈比天大,就会以「还我清白」为藉口在那里与母亲赌气。其实,一个真正诚实的孩子,他无论被不被人误解,一点也不有损于他诚实的美好品质。但假如觉得自己是诚实的,而以此优点作为潜意识的依靠,而纵容自己的放肆、无礼,那这个孩子就应当再学习宽厚、有礼貌、尊敬他人的更多美好品德。这就是我们要转学习的课程,您觉得是这样吗?
    
      亲爱的同学,相信您,会转,而且会把自己转成一个好懂事,好可爱,让好多人学习的好孩子!

 
本文编号:20080726141314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上页 

返回 学习问答  

 
说明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以上汇编之经典文化教育分享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四方,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知见、观点;
作为公益性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网站,链接、转载或内容若有侵权,敬请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欢迎您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与体会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