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文摘分享 - 正文
 
 

《弟子规》中的价值观适古不适今?

作者:联合早报 王永炳  

时间:2009-2-12  

摘自  
 
  阅读黄仿《〈弟子规〉不符合普适性原则》与陈经源《〈弟子规〉有助实现优雅社会》论点相反的二文(《联合早报·言论》版,2009年2月6日),觉得很有意义,值得探讨。
  我们必须承认,古今人的生活内容随着社会进展而复杂多样,道德价值观也就有相对性与绝对性之别。
  比如古代能接受的“三纲五常”,今人丢弃与时代脱节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传扬跨越时空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价值观。
  就以“五常”中的“礼”而言,古人打躬作揖行礼,今人握手为礼,形式不同,而所表现“礼”的精神则一。所以,古今人都讲求“礼”,礼的价值观是绝对性的,在教学上应着重精神文明方面的阐发。
不同地区一样有关怀
  因此,《弟子规》等经典教学绝不能照本宣科,囫囵吞枣,更不能因噎废食,必须配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习能力加以诠释解读,运用替换法加以举例说明,使学生从中汲取道德价值观,然后“一以贯之”地加以实践,逐步养成个人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使一生受用无穷,己利利人。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的主旨是教导为人子女必须关怀父母。新加坡长年皆夏,一雨成秋,所以冬温就谈不上了,但是,刮风下雨时拿把雨伞给父母,淋湿了递过毛巾为父母抹干,关怀形式容或因地区气候有别,关怀之心意则同。
  从小训练孩子关怀父母长辈,长大后自然能知晓“父母之年”,从而体谅父母因年华老去所造成的各种不便。至于早晚向父母道声早晚安,更是幼辈向长辈问安的一种普世礼貌,也是孩子将来的处世待人之道。
  “出必告,反必面”正可补今天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不足。根据传统价值观的要求,让父母牵肠挂肚是不孝行为。
日常行为规范有其作用
  现代社会风气败坏令人心忧,孩子在外的行为如果父母一无所知,等到有事发生,往往已经来不及。所以,从小训练孩子出门时不要忘记告诉父母,回来不要忘记通报一声,当然在外有事耽搁迟回也应告知父母,以免父母担心不安。
  现代儿童心理研究学者对于儿童道德行为的调查问卷中有一题:你因留校参加活动而迟回家,你会告诉父母。答案有三个,即一、你害怕父母责骂;二、你怕父母担心;三、同学们也告诉父母。
  从答案中就可以判断学生的道德水平,答案一的学生是以自我为中心,属于道德的最低水平;答案三的学生是跟从他人的行为而采取行动,道德水平比答案一的学生为高。
  这里,答案二的学生合乎道德规范。从而可知,不让父母担心是孝行,古今中外皆然。
  固然,父母亲是成年人,自然懂得照顾自己的冷暖与衣着,但是,孩子年少,还不通人情世故,也不懂得关怀与生活上的规律与礼节,所以必须从小以父母为教学目标进行教导与练习,养成良好习惯。
  正如孔子所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之?”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布恩(Bourne)和埃克斯特兰特(Ekstrand)指出,怎样使我们的儿童把我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内化为他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是要靠父母“爱”的教育和“习惯”的练习。
  《弟子规》中可当成今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价值观的确不少,如“晨必盥,兼漱口;便尿回,辄净手”、“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等有关个人卫生及读书方法,都是精确可行的。
  当然,也有一些不合今日社会需要的规条如“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则可以今日的习俗加以说明,不必照搬。传授经典,必须顾及选择性、适用性以及启发性,绝不能墨守成规,食古不化,以免造成弊病。
  朱熹说过,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变化气质。这些经典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有效地进行阅读与教学,很有可能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换言之,接受经典教育,在个人,可以变化气质;很多人发生气质变化,对社会而言,可以转移风气,也就是陈经源所言,《弟子规》有助实现优雅社会。明乎此,《弟子规》等经典教学还是需要的。
   作者为资深教育工作者
 
本文编号:20090212093139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上页 

返回 文摘分享  

 
说明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以上汇编之经典文化教育分享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四方,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知见、观点;
作为公益性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网站,链接、转载或内容若有侵权,敬请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欢迎您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与体会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